投稿|哭戏是怎么一步步代表「好演技」的?

投稿|哭戏是怎么一步步代表「好演技」的?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吴怼怼,作者 | 耳东陈
看《雪中悍刀行》,徐凤年见母亲重现又消失,一个重心不稳跪倒在地,龙须刘海在风中飘飘荡,眼睛红红呲牙咧嘴 。
没有说张若昀不好的意思,只觉得这悲伤好尴尬 。哪想到飘过的弹幕都在说哭戏好有爆发力、好感人、带入感太强了,我抠一抠脑壳,怀疑大家看的不是同一部剧 。
难道是打开的方式不对?两倍速重看,果然尴尬有缓解 。
后来在微博看徐凤年哭戏的评论,入了戏的人管这叫破碎感 。
又在微博搜「哭戏」,出来好多有破碎感的小花小生 。
投稿|哭戏是怎么一步步代表「好演技」的?
文章图片

忽然想到2021年末的《 2021哭戏名场面》,集锦里面多的是流量明星们在影视剧中哭得梨花带雨,弹幕都是「XX哭得好好看」,「XX演技晋升实力派」 。
哭戏有感染力,似乎已然是新生代演员营销业务能力的关键环节 。
但转过头一想,不对啊,没见梁朝伟多能哭,谁能质疑他演技?没见周星驰哭得多有氛围,喜剧之王的地位依旧很稳 。
用哭戏弯道超车输出好演技也太片面了 。
但哭戏是什么时候悄悄变成一种衡量演技的指标的?
得从剧情载体的变化说起 。
01 第四面「墙」的消失在我们习惯用手机看视频之前的许多年,要看表演,都在相对的封闭空间 。
不管是在剧院看话剧,还是在影院看电影,或者在家里看电视、在PC端看视频,舞台/屏幕与空间的其他三面墙之间,共同形成了四面墙的封闭空间 。
这个封闭空间将观众拉进剧情世界 。
不同剧情载体的侧重点不同 。
看话剧时,真人在台上表演,转场靠打光辅助,大全景是默认景别,与演员的物理距离决定观众难以看清台上演员的面部细微表情 。
真人、场景、灯光、声效在封闭空间多重烘托,观众注意力聚焦舞台整体而非演员局部身体,情节起伏中演员的肢体语言,比面部表情更能直观反映出人物的情绪 。所谓浑身是戏,对话剧演员而言,是基本功 。
但对影视演员,浑身是戏无疑褒奖 。
因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演员在其中是锦上添花的工具 。
不同于话剧的三维在场性,影视剧是平面的,需要不断切换画面景别,才能让观众明显感受到画面在动 。
景别变化切割了身体的整体感,经过拼贴的演技,在不同景别中能够被强调和放大 。
这时画面的感染力,就已经不是演员主导,而是各影视部门的合力 。
在演技的默认鄙视链里,戏最好的演员在话剧里,其次是电影,接着是电视剧,然后是网剧,最后是短视频 。
话剧里的演技有整体性 。电影电视剧制作逻辑相似,二者之间微妙的高低差,藏在大小不同的屏幕里 。
一般的电影放映镜头是120毫米,放映距离在35米左右,普通宽荧幕面积在27平米左右,观众的最佳观影位置是距离荧幕15到20米之间,电影中的近景与特写镜头大致占据全片的1/5 。
观众看电视剧时,与电视机的距离一般在5米之内,60英寸的电视机面积也只是普通大荧幕的1/120,更近的距离,更小的画面,意味着表演的整体性降得更低 。在电视剧中,近景与特写镜头达到总镜头的一半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