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锦江酒店:2年疫情市值翻2倍,靠的什么逻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三生不知不觉,全世界已经进入了疫情下的第三个年头 。这三年中,世界经济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调整动荡,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波及 。而要说哪些行业最倒霉,酒店、餐饮、旅游等恐怕要排在前几名 。
以酒店业为例,2020 年共有5.9万家15间房以上的酒店类住宿设施在国内消失,酒店客房共减少229.4万间 。但另一方面,酒店业龙头锦江酒店(600754.SH)却逆势扩张,加盟店数量持续增加 。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公司股价更是一路飙涨,从2019年11月底的,到去年6月份达到66.13元/股,涨幅约为200% 。不仅如此,在众多核心资产的大白马纷纷回调时,锦江酒店的表现非常坚挺 。截至1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为58.77元/股,总市值约为630亿元,大有再创新高的势头 。
是什么支撑着锦江酒店在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仍能穿越疫情不断走强?本文将从酒店业本身的特点以及锦江酒店的基本面、资本运作和估值逻辑等方面进行逐一探讨 。
01 疫情成酒店业进化加速器?在分析锦江酒店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国内酒店业目前的情况和特点,为后面的内容做个铺垫 。
按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酒店可以分为全服务酒店和有限服务酒店 。顾名思义,全服务酒店可以提供客房、餐厅、会议、娱乐、商务等多种功能,而有限服务酒店一般只提供客房和餐厅,甚至没有餐厅 。
在世界范围内,有限服务酒店是行业主流,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中国也不例外 。对锦江酒店的分析,都是基于有限服务酒店为基础 。
此外,酒店还可以按照经营模式,分为单体酒店与集团式的连锁酒店两种 。目前,单体酒店在国内仍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后者具备更好的成本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
在美国等成熟的酒店市场中,超过70%都是连锁品牌,国内酒店品牌如锦江酒店、华住、首旅等头部酒店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文章图片
在疫情冲击下,单体酒店和连锁酒店的差距更加凸显 。
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疫情冲击下,2020年大陆地区酒店客房锐减,经济型酒店客房减少207.2万间 。但是,与总数量下降相反,连锁酒店客房数却逆势增加16.6万间 。其中,锦江酒店和华住集团新增加盟店分别为892家和 1053家 。
危中有机,锦江酒店等连锁品牌的逆势扩张,就是在诠释在这四个字 。而除了疫情带来的加速淘汰作用,酒店行业的周期性趋势变化,也是连锁品牌加码的动力 。
和猪肉、化工、石油等周期板块相似,酒店行业也有明显的周期性 。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酒店行业太依赖商旅和旅游的活跃度了,而这两种活动,都与宏观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 。
方正证券曾采取反映商旅经济活动活跃度的“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标与酒店入住率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在大部分时期,我国酒店业入住率与PMI变化趋势相对一致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