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近60亿阅读量的#难听#背后,华语乐坛会变好吗?( 三 )
相较于传统唱片业对时代情绪与大众情感的洞察和对歌曲旋律的精确把控,新世代音乐人更多从个人视角出发,叙事性更弱,形式上多变,力图摆脱传统框架,热衷于“出格” 。但越是“出格”,越是容易“脱轨”,如汪峰去年的新歌《没有人在乎》,尝试跨界嘻哈与新世代潮流接轨,但却翻了车,成为#难听#词条中呼声最高的歌曲 。
文章图片
其实,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与新生代音乐人的多元化尝试之间,本无高下之分,只是后一种表达方式在对标国际潮流的过程中缺少了成熟的内容表达,很容易就导致徒有华丽的空壳,但没有打动人心的内核 。
据自媒体“娱理”对流量艺人歌词的大数据分析显示,他们的作品里英文词比中文词更受欢迎,但出现最多的是“you”、“me”、“love”、“baby”等简单词汇,并充斥着各种中英文拟声词;副歌歌词热衷于重复,如吴宣仪《twenty five(25)》,副歌部分几乎完全是“I'm twenty five” 。这也是很多偶像音乐中常见的弊病,虽然大牌制作人一个不少,但大多只沦为了粉丝的圈地自萌 。
的确,近年来火热的偶像选秀一度让娱乐圈的浮躁气息蔓延到音乐行业,但伴随着粉丝经济的整顿与选秀综艺的叫停,新生代或许有了更多沉下来的契机 。
除了时代少年团凭借国风单曲《朱雀》获得腾讯音乐浪潮榜的专业认可,去年从选秀节目中成团的INTO1,在原创EP《万里》发行期间,也获得了诸多乐评人的正面评价,还收获了#风吹沙成海好听#的热搜 。
文章图片
当然,我们也不能用年龄的断代来简单地定义新世代音乐人 。在“豆瓣2021年度高分专辑”中,新生代唱作人王源的《夏野了》就位列第一,也是TOP10中唯一一张流量艺人的专辑 。有乐评人评价称,这张专辑有 “80、90年代唱片黄金时代”的感觉,内容上有很强的叙事感,风格上也不乏电子、Trap 。
这也从侧面证明,华语乐坛的本质没有变,从近年毛不易音乐的流行也可以看到,大众还是更亲睐有内容、有情感的表达 。
换句话说,经历了多年选秀潮的大浪淘沙,以及近年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对音乐道路的拓宽,音乐人几乎是爆炸式地增长,储备上不仅有丰富存量,也有可观的增量 。而在华语乐坛新势力中,可造之材自然不缺,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行业通道为其提供生长土壤 。
文章图片
另外,今年各大年度榜单对于幕后专业从业者的重视,也为行业耐心培养释放出了良好的信号 。
比如,网易云音乐的年度音乐奖首次加入了制作人推荐版块,著名制作人荒井十一、陈建骐等资深制作人都向听众分享了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年度TOP10,在网易云音乐人2021年度盘点则设立了由从业者推荐构成的“推荐篇”;腾讯音乐浪潮榜则专门用了整个创作人版块为去年成绩亮眼的幕后工作者颁发了奖项,如“上榜作品最多作曲人”钱雷、“上榜作品最多作词人”葛大为、““上榜作品最多制作人”陈建琪、上榜歌曲最多录音师”徐威、“上榜歌曲最多混音师”周天澈等 。
推荐阅读
- 海外市场|凭借近2亿的年销量,小米三年超越苹果的可能性有多大?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