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告别李秋喜时代的山西汾酒,何去何从?( 四 )


政府权力下放后 , 汾酒科级以上干部全部“起立” , 重新聘用 。公司采用组阁聘任制(即一把手带团队 , 并负责)、模拟职业经理人等举措 , 下放权力 , 明确奖惩措施 , 实现管理的扁平化与集约化 , 激发人员的积极性 。
2018年底 , 公司还对395名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等骨干人员给予股权激励(股权激励锁定周期为2019年到2021年) 。
在产品方面 , 公司坚持青花汾(高端产品)、玻汾(低端产品)双轮驱动的模式 。以“两端带腰部”的策略 , 推进巴拿马星火计划 , 强化腰部产品 , 完善产品价格区间体系 。
【投稿|告别李秋喜时代的山西汾酒,何去何从?】在渠道上 , 汾酒开始加速全国化战略 , 并对传统渠道进行数字化改造 , 同时加大电商渠道的拓展 。2016-2020年公司省外经销商数量从780家增加到2251家左右 , 终端网点数量由2016年底的2万家增加到2020年的85万家左右 。2019年底汾酒电商线上粉丝达到了300多万 , 同比增长三倍多 , 增速居行业前列 。
汾酒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 , 俄罗斯、加拿大的本地化生产正在加速推进 。
渠道铺开后白酒产能就成了发展瓶颈 , 为了提升企业自营酒的供给能力 , 减少贴牌授权酒的营收占比 , 汾酒的原粮基地不断扩大:2017-2020年面积从20万亩增加到110万亩+ , 4年时间扩大了5.5倍 。公司在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地寻找“最好的种粮基地” , 保证好粮出好酒 。
除了内部改造 , 2018年汾酒还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 , 集团转让11.45%股份引进华润 , 实现产品联合与资源互补 。华润集团旗下有雪花啤酒 , 有国内国际超市等优质渠道资源 , 可以帮助汾酒实现对其较弱市场的覆盖 。
2019年 , 汾酒集团先后将10项酒类及相关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山西汾酒股份) , 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的目标 , 减少了企业的关联交易 。
2017-2020年 , 山西汾酒的营收为60.37亿 , 93.82亿 , 118.80亿 , 139.90亿 , 净利润为10.04亿 , 14.67亿 , 20.54亿 , 31.16亿 , 李秋喜“踩线”完成了“军令状”上的允诺 。
只可惜 , 200亿的目标 , 依然没有实现 。
2021年 , 汾酒经营业绩创造了历史新高:前三季度营收172.57亿元 , 同比增长66.24%;净利润48.79亿元 , 同比增长95.13% 。
2021年冲击200亿的目标 , 稳了 。
就在即将完成200亿目标的关口 , 12月16日 , 却传出李秋喜因年龄问题卸任汾酒集团董事长的消息 , 由此前供职于山西供销社和交通厅的袁清茂继任 。传闻一出山西汾酒股价收跌6.57% 。
李秋喜退休 , 2021年他提出的至“十四五”末 , 汾酒要跻身行业第一阵营 , 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 , 喊出的“目标茅台、双轮驱动、十年赶超”的豪言壮语 , “到2035年把汾酒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三个五年计划 , 都没机会亲自实现了 。
04 繁荣之下的隐忧虽然没能亲自迎接期盼了近10年的200亿 , 但李秋喜也算功成身退了 。高位接盘汾酒的袁清茂 , 处境很尴尬 。市场对没有白酒经验的他并不看好 , 而且未来他干得好是李秋喜打的底子好 , 干不好是自己没本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