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告别李秋喜时代的山西汾酒,何去何从?( 五 )


李秋喜退位之前 , 12月13日 , 提出汾酒的三大主要矛盾”:改革前进与员工认识不足的矛盾;营销端高速发展与供给端产能储能支撑不足的矛盾;业绩快速增长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 。为接班人划了重点 , 也找了个台阶 。
市场对李秋喜赞誉为主 , 但并非没有质疑 。有人提出他踩线完成的业绩里面有水分 , 是汾酒利用票据贴现向经销商压货导致的假象 。
汾酒高速扩张的后遗症 , 如今就已经有所展现 。
在巨大的业绩增长需求下 , 2019年汾酒集团被媒体爆出“开发酒”贴牌乱象 。“贴牌”模式显然会稀释品牌力 , 并导致价格体系混乱 。2020年 , 李秋喜向茅台学习推出了高端青花汾酒30·复兴版;2021年推出了定价3199元/瓶的超高端产品青花汾酒40·中国龙 , 加速高端化 。但“贴牌”却难免会拖汾酒高端化的后腿 。
2020年疫情影响下 , 汾酒仍然业绩高增、股价暴涨 。它通过猛烈的宣传攻势、“广撒网式”的全国招商和渠道压货 , 营收提升迅速 。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都被消费者买走了 。汾酒虚胖的质疑声慢慢出现 。
2021年一季度 , 山西汾酒营收和净利润实现70%以上的双增长 , 但公司的商业承兑汇票增加到68亿元 。企业用承兑汇票的方式继续鼓励经销商“压货” , 有利于业绩增长 , 却也增加了收回账款的风险 。
在巨大的赊销模式下 , 公司只用三个季度就达到了近180亿的营收 , 但现金流因此变得紧张 。2021年第三季度末 , 山西汾酒的应收账款融资高达43.59亿元(企业以应收账款面值的50%-90%向银行贷款 , 从而进行补血) , 较去年同期的29.18亿元 , 增幅在49%以上 。
这些囤在经销商手里的货物 , 如果没有卖掉 , 不但会冲击汾酒未来的业绩 。还有可能出现经销商低价抛售产品 , 打乱汾酒的价格体系和品牌形象 。
综合来看 , 如今在传统白酒名企中 , 汾酒已收复了大片“失地” , 摆脱了世纪之初的被动局面 , 以市值为例 , 3400多亿的汾酒虽远不及茅台(2.44万亿)以及五粮液(7900亿) , 但却也能力压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贡等一众酒企 , 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头羊位置 。这份成绩 , 李秋喜功不可没 。
李秋喜现在可以功成身退了 , 但未来汾酒要保持高速增长 , 并不容易 , 特别是想要重现“汾老大”的荣光 , 道阻且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