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文读懂数字经济引擎,金融科技如何面对新监管?( 三 )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二者联系很密切,但不相同 。有些公司出了信息安全的事故,但是如果不涉及个人数据,就不涉及到隐私泄露的问题 。数据安全可能会涉及企业数据,而隐私保护主要与个人数据有关 。但是数据产业中,最有价值的就是个人数据,而且随着个人数据以越来越多的类型出现,如何兼顾数据价值的实现和保护消费者隐私和信息安全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金融科技公司的合规成本投入是必须的 。
国内的金融科技在立法、监管起步较晚 。随着欧盟的GDPR的出台,国内的个人信息保护也就开始兴起,中国意外成为亚洲数据保护的先行者,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一些方面,比美国还要严格 。在此之前,国内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不太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相比之下欧洲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建立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概念,而中国的很多大数据企业和金融科技公司,往往还在建立概念的阶段 。
隐私保护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隐私保护技术,比如联邦学习隐私计算,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另一个是隐私保护机制,例如在本人数据管理(My Data)、数据信托(Data Trust)等机制上提出一套理念 。当下全球金融科技巨头都面临着一些监管,例如美国电商AMAZON、韩国即时通信公司KAKAO、拉美电商平台美客多,以及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 。此外,很多消费者大数据公司和助贷公司,都面临着从业务到数据的一些监管 。
国内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包括数据层面监管和业务层面监管 。金融监管高层把数据监管作为重中之重 。2021年出台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就是想把整个金融大数据进行监管,防止数据泄露,侵犯消费者隐私 。2021年4月29日13家大型互联网平台被监管部门约谈整改,这对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基本商业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给网络平台机构下发内部通知,要求网络平台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断直连”,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监管这些数据 。
05 金融监管的挑战金融监管面临多方面挑战 。一是确保稳定性,如果一个公司为一个国家大多数的人口提供支付服务时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国家经济会陷入混乱,比如肯尼亚的M-PESA 。二要控制道德风险,例如BigTech公司帮银行放贷,仅提供技术和数据,不考虑消费者和借款人的行为偏见,就会出现道德风险 。最后还有算法歧视、垄断和平台锁定,比如云服务的转换 。这些都是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监管层面也在积极的跟进 。
数据监管是金融科技监管的重点,仍在探索中 。美国把数据服务商分为征信机构和新兴数据服务商,进行分级监管 。
对于征信机构也采用分级监管的措施,再分为全国性征信机构和专业征信机构;全国征信机构面向全国的消费者,而专业征信机构只面对某个消费者领域,比如公共事业的交费情况,租房情况,人力资源等 。
新兴的数据服务商,也就是大数据公司,大致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市场营销、风险释缓、人员搜索 。这些公司要参考征信机构的监管,还要保持数据处理的透明 。美国尚未对这些新兴的数据服务商做严格监管,一是因为公司还不成熟,数据服务商还在发展阶段,不能通过监管来扼杀他们的创新;第二则是如何区分应用和保护的界限还需要不断跟进和思考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