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春节不长胖”已经成为一门生意了( 四 )


比如正流行的生酮减脂中被奉为圭臬的高脂肪食物,在上个世纪其实是最先被打倒的 。
早在1960年代,《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一篇论文就曾指出,脂肪和胆固醇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最大杀手,也是肥胖的主要诱因,反而糖并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于是饱和脂肪成为了当时最受追捧的减脂概念 。
“巧合”的是,当时世界上几大食品巨头公司做的都是糖的生意,包括巧克力棒、可口可乐、饼干麦片这些人们经常吃的食品,都与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但这番理论放在当下,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脂肪从某种程度上被无罪释放,糖反而成为了加速人们衰老和肥胖的最大元凶 。对减脂饮食有着极致追求的明星们,率先带头把“戒糖断糖”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而后市场需求又迅速催生出了无糖饮料、代糖食品(多由赤藓糖醇和阿斯巴糖等人造甜味剂制成)、以及阻断糖粉吸收的保健品等,糖成为了人们闻风丧胆的食物成分 。
同样被人们嫌弃的,还有含糖量不低的碳水化合物 。
几乎所有健身、减脂、养生博主都在奉劝大家“少吃碳水”、“在固定的时间吃碳水”,表示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易瘦体质,还能令人思维更加清晰、工作学习更有效率,到处都在判决碳水有罪 。
可如此刁钻又严苛的减脂方法真的有用吗?
实行过“断糖断碳”大半年的陈毅告诉品玩,他靠这个方法曾成功刷脂将近20斤,肉眼可见地瘦了几圈,然而随着“断糖断碳”时间的拉长,他对糖和碳水开始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渴望,情绪也经常变得急躁不安,“后面经常会暴食,买来很多面包蛋糕等高糖高碳的食物,一吃就停不下来”,吃完了又很愧疚,于是重新开始进行饮食控制,像是进入了一个怪圈 。
无独有偶,云菲表示在“过年不长胖”的微信社群中,大家平日里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也是暴饮暴食,其中不乏有处于暴食边缘的成员在群里寻求帮助,也有刚结束暴食的人表示后悔和愧疚,还有些人渐渐不再发言,变得沉默 。
说到底,在胡吃海喝的饮食方式中发现身材和健康渐行渐远,从而选择了看似高效减脂方式的年轻人,实则从来没有与食物建立起一个正确良好的关系,在网红博主和资本营销的影响下,他们对食物爱也极端,恨也极端 。
“春节不长胖”这门生意还在继续,很快地,它将随需求变身为“春节之后如何迅速恢复体重”、“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马甲线是夏天的标配”……..
而困在这其中的年轻人,还要多久才能与食物和解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