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陕旅集团低调“离婚”,崆峒山大景区改革改制3年未满重回原点( 四 )
文章图片
中证鹏元发布的《2015年甘肃平凉崆峒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券2021年跟踪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根据公司提供的企业信用报告,从2018年1月1日至报告查询日(2021年6月7日),公司本部存在未结清关注类、次级类信贷规模较大,且存在未结清欠息 。未结清关注类信贷记录合计3.69亿元,未结清次级类信贷记录合计2.35亿元,存在欠息记录合计0.25亿元 。
文章图片
作为《报告》中“2020年末公司总债务金额较大,其中短期债务占比较高,现金短期债务比极低,利润对总债务的覆盖仍较弱,面临很大的偿债压力”结论的呼应,企查查信息显示,2018年8月,平凉文旅集团将崆峒山景区内索道设备抵押给了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贷款2亿元,该笔贷款将于2023年8月到期;2021年11月,平凉文旅集团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达3379万元 。而截至目前,平凉文旅集团已经有49条股权冻结信息 。
文章图片
跻身中国首批5A景区,崆峒山之所以会陷入如今的困境,从上面汇总的塌方式沦陷来看,人的问题无疑是关键诱因;而从客观条件来看,地理格局导致的交通困境,是眼下崆峒山旅游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障碍 。
兰州某旅行社负责人刘连峰向闻旅分析,崆峒山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都堪称优质,但甘肃地理版图呈东西狭长,刚好处在兰州和西安中间的平凉因为至今没通高铁,导致交通问题特别尴尬,加上崆峒山属于传统的观光类景区,而平凉所在区域又缺乏多样化且开发成熟的旅游资源串联,导致相关的产品设计难如“沙漠上种绿洲” 。
“得益于高铁的带动,天水旅游这两年发展势头很好,当地在麦积山石窟的基础上开发有温泉之类的度假产品,兰州人坐动车去白天看看麦积山,晚上泡泡温泉,第二天动车回来,这类两日游的短线产品已经逐步打开市场;但回看崆峒山,我至少有5~6年没见过平凉专线产品了,即便2021年党建/团建很火,当地也推出有两条红色旅游线路,但好像都没有把崆峒山景区串联起来 。”
另一方面,“中华道教第一山”是外界对崆峒山的赞誉不假,但事实上,目标受众过窄一直是各大纯宗教类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瓶颈所在,如果运营方不能真正围绕用户需求做产品/营销创新,这种背负历史包袱“画地为牢”的营销思维,只会让景区的未来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
西安资深旅行社业者李立(化名)谈到,不像无锡拈花湾‘无中生有’的创新意识,从早前的纯宗教旅游向休闲度假成功转型,也不像河南老君山凭借“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上吃泡面”这类极具网感的宣传语,火遍各大社交媒体,偏于一隅的崆峒山折腾多年已经活成了“小透明”,别说普通游客,即便西安旅游业者,谈到崆峒山几乎没有任何画面感 。
“崆峒山的标签化太明显了,类似‘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和‘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如出一辙)的品牌宣传,已经很难让新生代产生兴趣,周边游客群更是无感;而放眼全国,有包括山东泰山、湖北武当山、江西武功山、福建武夷山等在内的数十座道教名山,如果只从宗教来看,大家并没有特别差异化的元素,所以即便是虔诚的道教信徒,也没有必要大费周折过来一趟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哈苏|OPPO与哈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各家组合盘点,你更看好谁?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