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陕旅集团低调“离婚”,崆峒山大景区改革改制3年未满重回原点( 五 )


可以看到的是,出于完善崆峒山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推进景区扩容提质、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等目的,2015年11月,平凉文旅集团发行了2015年甘肃平凉崆峒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为3.5亿元,票面利率为6.85%,全部用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平凉市崆峒山旅游配套设施二期建设项目 。尽管投资额不小,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理念和基本的产品思维,项目实际运营情况一言难尽 。
投稿|与陕旅集团低调“离婚”,崆峒山大景区改革改制3年未满重回原点
文章图片

恰如此前《恩施大峡谷》一文中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的分析,景区被迫从传统观光向度假化转型属于大势所趋,但受体制和认知局限,很多国有文旅集团在商业逻辑、投资研判和经营管理上缺乏基本的专业性,政企不分、拍脑袋决策都是常态,导致投资大量存在先天性缺陷的文旅项目,最后都成为持续亏损的不良资产 。在今后的转型过程中,这类国有旅投平台如果没有好的发展思路,没有足够专业的团队,也没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那么未来同类经营困局可能会长期存在,甚至会持续恶化 。
【投稿|与陕旅集团低调“离婚”,崆峒山大景区改革改制3年未满重回原点】“回看崆峒山,其经营权从陕西旅游集团重新回到平凉手上不一定是坏事,虽然缺少地利/交通优势,但‘尽人事’仍有希望,这个景区资源禀赋很好,有成熟的品牌基础和配套的建设用地,不过要想真正向度假化转型求生,靠企业自身肯定不够,因为资金之外更多的是观念/运营体系革新,像崆峒古镇这类空洞而缺乏实际内容的仿古建筑,只会沦为低效乃至无效投资;而涉及到以夜经济为代表的度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方政府从顶层转变管理思维,真正做到尊重专业,顺应市场需求,坚定改革决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