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谁有钱谁来?奥运会与「饥饿营销」的商业创举( 二 )


而饮料行业的大战简直「卷上天际」 , 百事还没来得及讨论 400 万值不值时 , 可口可乐直接喊出了 1300 万的天价 , 把百事吓退 。
最后 , 洛杉矶奥运会以 4.5 亿美元的总预算换来了 2.15 亿美元的盈余 。不仅没有亏损还大赚了一笔 。
次年 , 尤伯罗斯的单一赞助商计划正式升级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The Olympic Partners , 简称 TOP 项目)」 。「一个萝卜一个坑」式赞助成为之后历届奥运会的通行惯例 。
投稿|谁有钱谁来?奥运会与「饥饿营销」的商业创举
文章图片

▲本届冬奥会 TOP 名单
尤伯罗斯和奥组委自然乐开了花 , 厂商们却笑不出来了:那可是 4 年才一次 , 几十亿流量的大蛋糕啊 , 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竞争对手独吞?
既然上不了桌 , 那就想办法「偷吃」一口——「埋伏营销(Ambush Marketing)」就此诞生 。
品牌方的「碰瓷计划」1996 年 , 亚特兰大奥运会 , 短跑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他连续夺得男子 200 米和 400 米两个金牌 , 并在 200 米项目中一举打破世界纪录 。
当他的撞线照片传遍全球时 , 不少人注意到了他的脚——那是一双金色的耐克跑鞋 。
投稿|谁有钱谁来?奥运会与「饥饿营销」的商业创举
文章图片

问题是 , 耐克并非奥运会的赞助商 , 那一届的赞助商是锐步 。
这并非巧合 , 而是精心设计的「碰瓷」计划 。无法赞助奥运会的耐克 , 采取各种手段增加自己的曝光度 。

除了赞助运动员球鞋外 , 耐克还在体育会场外修建了一个三层「耐克中心」 , 有运动场 , 餐饮和休息区 , 吸引大量游客和运动员前往驻足;
耐克还出手买下了亚特兰大赛场附近所有的广告牌 , 只要电视转播中出现运动场航拍镜头 , 不管拍到哪儿都有耐克的品牌露出;
耐克甚至向入场观众散发印有耐克 logo 的门票包和小旗子 , 让观众席变成了「红钩子」的海洋 。
此即「埋伏营销」:
我没赞助奥运会 , 那我可以赞助运动员吧;我不能进赛场里打广告 ,  那我可以在外面打吧;我免费给观众发纪念品 , 这总不犯法吧?
国际奥委会将其定义为:「第三方品牌使用直接或间接手段 , 制造本品牌为奥运会赞助商的假象 , 并从中牟利」 。
耐克并非第一次搞这种花活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 美国梦之队夺得男篮金牌 。领奖仪式上 , 迈克尔乔丹身披美国国旗领取金牌的画面 , 成了无数美国人的时代记忆 。
投稿|谁有钱谁来?奥运会与「饥饿营销」的商业创举
文章图片

乔丹后来承认 , 身披国旗并非纯粹出于爱国情怀 , 而是为了遮盖住自己队服上的锐步商标——因为他本人 , 是耐克的形象大使 。
饮料界的竞争同样激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