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60元一碗的麻辣烫,我吃还是不吃?
【投稿|60元一碗的麻辣烫,我吃还是不吃?】
文章图片
文 | 刺猬公社,作者 | 张展,编辑 | 石灿麻辣烫第一股,可能要诞生了 。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2月8日,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材料已获证监会受理 。如果成功上市,杨国福麻辣烫将会成为“麻辣烫第一股” 。
杨国福筹划上市的动作有迹可循 。早在2021年初,杨国福本人就向媒体透露,公司已将上市纳入五年计划中,“主要看资金背后的力量,希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
但2019年底,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杨国福还对资本持谨慎态度,表示“短期无上市计划” 。他说:“如果引入资本,他们要求的是短平快,要求每年达到什么样的业绩 。我们现阶段还需要扎根 。”
与杨国福对资本的态度一同改变的,是杨国福的对标对象 。2019年底,杨国福说想做成麻辣烫界的海底捞,但2021年初,这个目标就变成了麻辣烫界的星巴克 。
杨国福,这个麻辣烫行业的排头兵,到底在想些什么?而这背后又折射着什么样的行业现实?
麻辣烫也有梦想麻辣烫,是个“有故事的女同学”:于四川乐山诞生,在三千公里外的哈尔滨被改良并走向全国,它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日常饮食,也改写了杨国福和张亮这两个“放羊娃”的人生 。
2000年,30岁的杨国福开始尝试麻辣烫 。而在那之前,15岁就辍学的杨国福放过羊、种过地、养过猪、卖过大蒜、烤过羊肉串 。
2005年,也就是“杨国福麻辣烫”商标的真正诞生年,杨国福的表弟、原先做酒水销售的张亮也开始涉足麻辣烫 。创业之初,依靠亲戚朋友开店的方式,他们各自轻松发展出了二三十家店 。
17年后的今天,根据“窄门餐眼”数据库,杨国福麻辣烫已经开出了5650家门店,而“后起之秀”张亮麻辣烫也有5610家店 。在这17年间,杨国福和张亮共同经历了走出哈尔滨、正规化的加盟体系改革和到海外开店 。除此之外,他们还共同经历着一件事:麻辣烫带给他们的“自卑” 。
长久以来,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low是麻辣烫的代名词——环境没那么干净,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更没有什么品牌形象可言 。在90后秦海波(化名)的印象中,他就没吃过几顿麻辣烫:“上中学那会,学校旁边开了好几家麻辣烫,但我爸妈不允许我去吃,我看店面也觉得挺不干净的 。”
文章图片
杨国福麻辣烫门店暗访视频截图 | 图源微博视频
快捷、便宜、原料比较低端、没什么技术门槛、部分从业者素质偏低,麻辣烫的这些“原罪”让它成为餐饮品类中抬不起头的那个 。张亮以前就说:“麻辣烫行业和企业没有什么文化,以前参加餐饮行业的大活动,自己内心感觉挺丢人的 。”杨国福也说:“我们希望,消费者吃到麻辣烫也能有荣耀的感觉 。”而这也是杨国福想对标星巴克的重要原因——他想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让麻辣烫成为身份、时尚的象征 。
但回想当初,海底捞才是杨国福的目标 。“成为海底捞”的愿望背后蕴涵着的,是杨国福想要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夯实供应链的野心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