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60元一碗的麻辣烫,我吃还是不吃?( 二 )
2018年9月,四川杨国福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 。据杨国福麻辣烫自己称,这是国内首家拥有超现代化全系进口设备的智能型工厂 。这座工厂可以生产复合调味料和处理花椒,年产能总计高达3万吨,产品足够供超2万家店使用 。
这座工厂还可以生产火锅底料 。杨国福一直希望公司能像海底捞一样生产出自热小火锅、火锅底料等包装食品,从而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 。2021年1月,杨国福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这是麻辣烫行业第一个在电商开店铺的连锁品牌,店里的主打产品包括自热火锅和火锅底料 。
就是在那一个月,杨国福的目标变了:企业已经拥有了强大的供应链能力,网店和包装产品也已上线,海底捞似乎已经不再是最让他满意的对标企业,他将目光瞄准了星巴克——这个无论从客单价、还是从店型角度,都与麻辣烫更为类似的品牌 。最不像的,可能是曾经刺痛过“老麻辣烫人”的东西——品牌形象与文化 。
在经历了加盟商管理升级、市场认知快速提升、供应链能力搭建等环节后,麻辣烫迈了新的阶段——品牌化发展 。
麻辣烫变身记其实在品牌化这件事上,杨国福可能别无选择: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质和体验;而另一方面,市场中不断涌入的新麻辣烫品牌也在倒逼传统麻辣烫企业做出变革——近几年,新式麻辣烫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尖,比如小蛮椒、福客、辣小喜、许小树、亲爱的等 。无一例外,它们每一个都拥有更漂亮的外表和更舒适的就餐体验 。
麻辣烫是个非常典型的寡头垄断竞争市场——尽管市场中有杨国福和张亮这双雄存在,但还远未实现真正的寡头垄断格局,依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新品牌们去讲出新故事 。
小蛮椒的联合创始人石磊磊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麻辣烫品类的市场规模大,属于高频刚需的产品,而且是国民美食,受地域影响比较有限,更容易做成全国性品牌,同时麻辣烫的高标准化程度也是一大优势 。福客麻辣烫的创始人郭亮在一场公开演讲中表达了近乎相同的意思,他还强调麻辣烫的产品延展性强、更容易得到年轻人喜欢 。
尽管市场机会比较大,但是麻辣烫品牌难拿融资也是行业共识 。几位长期关注餐饮行业的投资人告诉刺猬公社,面对两大巨头,新的麻辣烫品牌很难做出实质性的差异化,而且麻辣烫店的运营难度比较大,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控制原料成本,都是难题 。但是他们都向刺猬公社表示:“这个赛道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看怎么做 。”
截至发稿日,整个麻辣烫行业一共只有两个拿到融资的品牌——小蛮椒麻辣烫和福客麻辣烫,其中小蛮椒是行业内首家且唯一一家获得3轮融资的品牌,而福客仅在2017年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 。
小蛮椒麻辣烫的联合创始人石磊磊告诉刺猬公社,与传统麻辣烫大店模型不同,小蛮椒采取小店模型——60平米左右,3个人工就足以运营整个“堂食+外卖”的店铺 。石磊磊说:“麻辣烫毕竟属于快餐,快餐的客流一般都是被动客流,密集的小店能够帮助品牌捕捉更多的顾客 。这样的话单店投资额能变低、门店回本周期会变短,更有利于拓展加盟商 。”
对于店内消费者最能够感知到的地方,小蛮椒有以下三点差异化价值:第一,食品安全,小蛮椒借助外卖数据分析,只保留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菜品,从而给门店订货与食材品质保证提供便利;第二,更加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小蛮椒的店铺设计整体采取明亮、时尚、国潮大牌的路线,更加年轻化;第三,产品类型多样,除了麻辣烫,小蛮椒还有麻辣拌,以及“冒小吃”等品类,“麻辣拌+2元米饭吃到饱”的组合解决了很多男性顾客麻辣烫吃不饱的痛点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