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蹭“新经济”失败,亚洲渔港IPO被否( 三 )


综合来看,亚洲渔港试图讲述的餐饮供应链故事如今仍十分勉强,过会失败也实属情理之中 。而回顾亚洲渔港的发展史,其曾经手握打开企业发展新曲线的机遇 。
美团买下亚食联深耕食品行业二十年,亚洲渔港可算餐饮赛道的资深玩家,因此也炼出了对于行业机会的敏锐嗅觉 。
2015年8月,看到了餐饮供应链的发展机会,亚洲渔港设立了亚食联发展(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食联发展),定位为面向终端餐饮企业的一站式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以东北作为核心业务区域 。为了发展旗下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亚洲渔港动用了多年的经销商资源 。
其中,面向东北及内蒙古东北部区域从事西式快餐的餐饮食材经销和配送的食材经销商沈阳贝易霖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昱元坤食品有限公司、宽城区贝易霖食品经销处,成为了亚食联发展的重要伙伴 。
招股书披露,沈阳贝易霖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昱元坤食品有限公司、宽城区贝易霖食品经销处等三家企业由陈林及其团队持股,经销包括牛肉、汉堡、披萨、薯条、海鲜、调味品等,系东北地区较大的食材经销商,客户包括各类餐饮终端和餐饮批发商超过三千家 。这对于意图开拓东北市场的亚食联发展很有价值 。
在亚食联发展成立的同年,亚食联发展与陈林达成合作协议,陈林及其关联方沈阳市坤成智霖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设立沈阳亚食联,同时,陈林逐步将原业务转移至沈阳亚食联 。亚食联发展通过逐步增资,2016年12月对沈阳亚食联出资额比例达到 51%, 沈阳亚食联实际经营管理仍由陈林执行 。
亚食联发展增资沈阳亚食联后,沈阳亚食联及其下属公司逐步通过亚食联发展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销售业务 。简单点说就是沈阳亚食联负责食材销售和配送等实际工作,亚食联发展通过建立的十数人销售团队,负责说服客户将交易过程从线下转移至线上 。
招股书披露,基于沈阳亚食联原有的业务基础,亚食联发展的电商平台销售额得到提升,在线交易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
从亚洲渔港成立亚食联发展,及亚食联发展的业务模式来看,其认识到了餐饮行业整合大趋势中所蕴藏的食材供应链机遇,布局时间也比较早 。但就是亚洲渔港计划大力投入食材供应链生意的时候,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战火越烧越旺,战火开始向传统行业蔓延,这使得亚洲渔港对是否继续投入亚食联发展产生了怀疑 。
招股书中披露,2016 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餐饮食材供应链的万亿级市场 。美团筹划餐饮食材供应链 B2B 业务,认可亚食联发展商业模式,向亚洲渔港提出收购亚食联发展控股权的要约 。
经过内部讨论,亚洲渔港管理层认为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进入餐饮食材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领域,公司在资金储备、人才规模较小情况下,难以以互联网烧钱模式与该等企业竞争 。
在与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沟通后,与美团进行商业谈判,将亚食联发展控股权出让予美团下属企业天津三快 。而美团在收购亚食联发展后,在餐饮食材电商平台业务领域进行了大规模布局, 形成了“快驴”餐饮食材电商品牌 。
对彼时的亚洲渔港而言,将亚食联发展出售给美团的做法,一方面是及时止损 。
招股书显示,自2015年成立后,除2016年实现盈利外,亚食联发展始终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2017年、2018年1-5月分别亏损35.53万、905.75万和16.28万,对于经营一直稳健的亚洲渔港而言,亚食联发展持续性的亏损恐怕极为考验管理层的决心和耐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