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无意义的内卷,正在“杀死”餐饮业( 二 )


以元气森林为例,刚开始它和许多竞争对手一样,想做可口可乐第二,结果争来争去都没有什么突破和增长 。于是,他们就把目光瞄向了可口可乐的“反面” 。
可乐可乐虽然好喝,但是容易胖人,还对身体不好 。这时,元气森林灵光一闪有了新的增长思路,那就是做一款主打健康概念的饮料,0糖系列产品一经推出便异军突起,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
所以,在竞争中放开视野,或许答案就应运而生了 。2022年,外卷将成为餐饮经营者重新增长的秘诀 。
就像著名商业顾问刘润老师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2020年是重启、2021年是内卷、2022年外卷 。重启是指行业重新出发,焕发青春;内卷是同行的对手都挤在同一座独木桥上,拼得你死我活;外卷则是指做生意,不单单只有一座独木桥 。
我认为这个论调适用于所有行业,餐饮行业也不例外 。
2020年餐饮逐渐生机盎然,有了复苏迹象;2021年,餐饮行业各品类都在一定程度有所复苏,可是各大品牌又开始互相斗殴;2022年,很多品牌可能幡然醒悟,开始切换视角,寻找新的独木桥 。
2022年,外卷可能会成为竞争的主旋律,餐饮玩家会逐渐意识到:再内卷下去,肯定会把自己耗成残血,从而把目光从竞对身上腾开,切换视角寻求新的增长 。
餐饮经营,怎么“外卷”更有效?那么,如果餐饮经营要“外卷”,我们的视野应该盯着什么地方呢?我的答案是:盯消费者、盯自己、盯市场 。

  • 盯消费者
当我们把目光放到消费者身上时,便会想尽办法距离消费者更近,为消费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并始终和消费者站在一起 。
比如江西南昌的火锅品牌辣子千红,当大多数品牌都在竞争核心商圈的流量时,它反其道而行之,把店开在了距离消费者最近的社区,如今已经开出了200余家店,即使疫情下核心商圈人流减少,它的生意也并未有太大的波动 。
所以,把目光瞄准消费者,让品牌和消费者更近,不仅增加了辣子千红在疫情下的存活率,也增加了其和消费者之间长期往来的机会,进而稳定生意 。
品牌要距离消费者更近,除了把店开到社区,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的本质是营造一个独有圈子,品牌和消费者双方互相往来,让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这也就是各大餐企热衷做私域的原因之一 。
盯着消费者,想尽办法靠近它,让双方的往来更简单,关系更紧密,进而让品牌在竞争的洪流中稳步前行 。
除了想办法靠近消费者外,我们紧盯消费者的时候,还要想尽办法研究他们,做最懂的他们的品牌和店铺 。只有更懂他们,提供的服务才能更超预期 。
比如曾经的台湾首富王永庆,那时卖大米的人很多,竞争很激烈,但唯独他家的米最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一门心思想把服务做到最好 。据说,王永庆用本子记录了很多客户的信息,包括米缸的大小、家里几口人、每人用多少米、预计多久送一次、每次要送多少等 。因此,他总能比消费者提前知道他家是不是缺米了,缺了多少,送米就送得更及时,服务才更超出预期,所以大家才喜欢他家的米 。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餐饮数字化 。为什么餐饮要搞数字化?除了搞组织创新,提高效率,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我们挖掘出消费者一些潜在的需求,并以此提供超预期的服务和产品 。
相反,如果我们不盯着消费者,忽略消费者,就会和他们渐行渐远 。
比如让顾客厌烦,同时也屡屡被相关部门整顿的扫码点餐 。如果站在消费者角度,就很容易想明白,消费者讨厌的并非扫码点餐,而是餐饮店铺剥夺了他们的选择权和隐私权,这让他们很愤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