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无意义的内卷,正在“杀死”餐饮业( 三 )


  • 盯自己
不看自己,竞争就会盲从,惹祸上身 。比如疫情后,一些大品牌为抢占市场,不断扩充店铺 。很多中小品牌看到大品牌扩张,也跟风扩张,他们大都没有仔细考虑过一个问题:若再次突发危机或是市场并没想象中好,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抵御风险能力?
所以,当疫情持续点状突发,市场并未像想象那般景气时,大品牌关掉了一些不盈利的店铺便及时抽身止损,而那些跟风扩张的中小品牌,却深陷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
不看自己的竞争,跟着大品牌去卷,结果越卷越受伤 。还不如多看看自己,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集中资源,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这个核心能力可以是我们的品牌、我们的供应链以及我们的产品 。
比如发迹于苏州的7分甜,在很多饮品品牌都追求大而全的产品时,7分甜意识到自己没有核心优势,很难突破增长的瓶颈,便把目光锁定在了芒果细分品类(杨枝甘露),准备集中优势在这个品类上打出一片天 。
皇天不负有心人,调整战略后,2018年还只有百来家店的7分甜,经过4年多时间,店面数量就突破了1000家,成为杨枝甘露细分赛道的领头羊 。
投稿|无意义的内卷,正在“杀死”餐饮业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7分甜
再比如古茗,之所以能开出近6000家店,就在于它的核心能力仓储基地与冷链配送体系,能保证几乎所有加盟店的水果、牛奶等的稳定供应,运营和运输的成本还能降到超低水平 。
此外,紧盯自己还有一个好处,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短板,快速弥补 。
比如眉州东坡和青年公社,这两个品牌紧盯自己,在疫情下发现了自家的销售渠道是一大短板,便纷纷想办法弥足 。眉州公社借力超市的精准客流,开了6、7家mini档口店,每个档口日销售额8000多元;青年公社则在自己餐厅一楼开出了“市集式”零售店,针对性的销售一些零售产品,为餐厅带来了许多流量 。
紧盯着自己,对自己不断反思和锤炼,让核心优势更优,让自己短板消失 。如此,面对再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自己都能有一席之地,不至于陷入被动 。
  • 盯市场
紧盯市场,要求品牌战略要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化,否则大概率就会被市场淘汰 。
以日式快餐和中式快餐为例 。以前日式快餐因为其独特的产品优势,在国内的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当消费者吃惯了日式快餐,逐渐有了新的需求后,大多日式快餐依然固守已见,维持原有的产品策略,最终日渐没落 。
相比之下,中式快餐紧跟市场变化,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用户不断改变的需求,近年来各大品牌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两者面对市场变化截然不同的态度,造就了今天双方之间巨大的差距 。
紧盯市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市场从来不骗人,它是什么状况就是什么状况 。
此外,观察市场,不仅要观察市场改变,还要观察不同区域市场的天花板 。如果你是中小型品牌,在一二线城市难以大展拳脚,可以去“小镇市场”试试,因为那里一片蓝海,中小品牌也有一战之力 。
如果你是大品牌,国内市场对你的增长见效甚微,那么就可以尝试把目光瞄向国外市场 。蜜雪冰城2018年在越南河内开了一家店,开业后便引发排队热潮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其在越南已经开出了约200家门店 。
小结餐饮行业进入了存量时代,增长困乏成为了主旋律 。在这样的境况下,大家为了维持利润,难免会紧盯着同行或是对手,从对方身上夺得“财富” 。可是这样,其实只会加重“内卷”,带不来实际的增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