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年轻人的滑雪自由:赛在室外,热在室内

投稿|年轻人的滑雪自由:赛在室外,热在室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蓝洞商业 , 作者 | 贾紫璇 , 编辑 | 赵卫卫
冬奥会落幕 , 冰雪运动火出圈了 。
快手和抖音的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相关战报里 , 冰雪运动相关视频总播放量都达到了1500亿+的级别 , 虽然快手是冬奥官方转播商 , 但抖音凭借着谷爱凌和王濛等运动员的加持 , 在总播放量等数据上更胜一筹 。
冬奥会的感召 , 社交媒体的助推 , 让冰雪运动从小众运动项目变成更大众化的娱乐社交方式 。雪场打卡、晒出滑雪装备、秀动感美图 , 冬奥期间的冰雪运动着实火了一把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 , 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 , 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 , 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 ,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经实现 。
但是 , 室外滑雪场受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 普通人在南方和非雪季的北方都很难实现滑雪自由 。
【投稿|年轻人的滑雪自由:赛在室外,热在室内】“雪季我一般是先去崇礼 , 崇礼滑不了了再去吉林 , 等吉林也滑不了了就只能去新疆 , 但新疆适合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去滑 。”资深滑雪爱好者欢欢告诉「蓝洞商业」 。
为了打破条件限制 , 满足不同人不同场景下的滑雪自由 , 室内滑雪场早已诞生 。
室内滑雪大体分为两种类型:雪毯培训和人工造雪娱乐场所 。雪毯相对于室内雪场便于建造 , 是由滑雪模拟器上尼龙毯的滚动和坡度的调节来模拟雪道 , 选址相对方便 , 可以伴随大型商场或写字楼灵活而生 。
而室内雪场造价较高 , 场地面积、造雪和维护成本都更高 。一位来自美国的滑雪爱好者形容成都室内滑雪场地是“一个场地有1.3吨造雪量 , 每天相当于150万台冰箱同时开 , 场地需要11个足球场大小”的阵容 , 但承载的客流量也更大 。
二者虽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消费人群 , 但真实室内雪道重在体验感和娱乐性 , 尤其能满足南方人对雪的憧憬 , 定位南方初学者和家庭周末休闲需求 。而室内雪毯则更注重技巧学习 , 消费群体都是以找教练授课的形式 , 年龄范围也更宽泛 。
据懒熊体育统计 , 2021年国内冰雪赛道至少有9家公司获得融资 , 甚至有些不止一轮 。但由于冰雪产业在我国仍处在发展初期 , 融资的几乎都是初创企业 , 轮次都集中在A轮 。其中两个亿级的融资——SNOW51和雪乐山 , 都发生在室内滑雪机和冰雪培训这个细分领域 。
室内雪场方面 , 万科、世茂、融创等企业都已经在广泛布局 。融创的室内雪场处于市场较为领先的地位 , 万科与世茂的冰雪项目多是伴随着北方室外雪场周边娱乐度假村形式出现 。
万龙滑雪场创始人罗红对「蓝洞商业」表示 , “虽然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滑雪 , 但滑雪产业在中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大众化 , 室内雪场还是在南方前景较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