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第四范式逐梦港股圈

投稿|第四范式逐梦港股圈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光锥智能,作者 | 孙光辛
比商汤稍早一点递交招股书的第四范式,却没能率先上市,2月14日,第四范式因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申请状态变为失效 。10天后,第四范式再度递交招股书,继续港股IPO之旅 。
和很多AI企业一样,第四范式面临营收高速增长却依然亏损的现实 。根据招股书,2021年前三季度,第四范式实现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134.30%,实现经调整净亏损3.93亿元,同比增30.1%,经调整亏损增长已小于营收的增长 。
不过,第四范式出现了毛利率下降的情况,2021年前三季度,第四范式的毛利率为46.3%,同比降1个百分点 。对于毛利率的下滑,第四范式表示是因为进入新行业增加的定制需求 。
营收增长也离不开持续增加的研发和营销投入 。同期,第四范式的三大费用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销售及营销开支为3.67亿元,同比增108.02%;一般及行政开支为4.86亿元,同比增154.21%;研发开支为8.44亿元,同比增127.76%,增长均超过100% 。
按照目前的趋势,第四范式离扭亏为盈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但并非是遥遥无期 。相比视觉算法公司,第四范式的商业模式如何?时隔6个月后重启上市,第四范式能和商汤在港股汇合吗?
三大费用较高,盈利难题仍在第四范式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先知平台及产品”、“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当前5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先知平台及产品”,该部分业务收入主要包括软件使用许可收入和SageOne(AI算力平台) 。
投稿|第四范式逐梦港股圈
文章图片

先知平台是第四范式解决方案的支柱,帮助企业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用户通过软件使用许可及SageOne,借助第四范式的先知平台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该平台主要通过自动机器学习算法驱动,将机器学习、应用、决策和评估的流程自动化 。
当用户利用先知平台就新应用场景开发更多人工智能应用或增加应用场景,需要更多算力时,用户还需向第四范式购买额外的使用许可以获得更多的算力 。因此,第四范式根据硬件数量、所需算力、软件的使用许可费以及部署、运营和维护的服务费向SageOne的客户收费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软件授权+算力的组合向用户收费 。
其“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也是围绕先知平台展开 。第四范式根据用户需要,利用先知平台替客户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并根据每个项目的人力消耗收费 。
简单来说,第四范式的收入来源就是利用先知平台搭建人工智能应用,在2019年将SageOne商业化后,虽然还会为客户开发应用,但由客户自己开发自己的应用成为第四范式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集中人力为大客户大项目服务,减少为小客户小项目服务的成本,吸引更多中小企业购买其软件使用许可以及具体产品 。体现在招股书中,就是第四范式对大客户的依赖减弱,在SageOne还未商业化的2018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高达60.1%,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第四范式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0.9%、17.4%、13.3% 。
不过,节约下来的人力成本不敌成本增长,这令第四范式SageOne的毛利率有所下滑 。招股书显示,虽然较2020年底有所提升,但2021年前三季度,SageOne的毛利率仅为25.9%,较2020年同期下滑了6个百分点 。第四范式的先知平台及产品的整体毛利率未下滑的原因,是毛利率高达95.3%的软件使用许可收入同比增154.9%至2.20亿元,收入占比同比上升至16.3%,抵消了SageOne毛利下滑带来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