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全球游戏合纵连横,国内巨头“圈地自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锦鲤财经国内游戏行业已然草木皆兵 。
社交圈里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疯狂传播,直接引发了游戏股的大震荡 。21日,有消息称,2022年将不会发新的游戏版号,紧随其后,腾讯收盘跌5.23%,心动公司跌11.79%,哔哩哔哩跌9.59%,快手跌7%,网易跌超3.77%,创梦天地跌2.67% 。
尽管后来国家音数协游戏工委相关负责人澄清“没有这样的消息”,可依然没能阻挡游戏股的下跌 。
截至今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最新一批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审批名单定格在了去年的7月22日,至今已有7个月未公布新一批版号,而版号的暂停,如今直接导致很多游戏公司自砍项目,或是大幅裁员 。
越是政策迟迟不落地,越是谣言四起,人人自危,但危机不仅仅来自内部,全球游戏行业掀起的并购战,似乎正在重新改写游戏巨头间的格局 。
国内游戏巨头集体失声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今其引发的连锁效应仍在持续 。
1月31日,索尼宣称拟以36亿美元收购《光环》《命运》系列游戏的开发商Bungie,2月8日,索尼中国官网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更早一些,Take-Two宣布将斥资127亿美元,收购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交易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
微软的天价收购,让全球实力强劲的游戏巨头们蠢蠢欲动,但蠢蠢欲动的不止是收购方 。就在前几日,育碧的季度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其首席执行官对外称公司将考虑接受收购要约,释放了想要被收购的意愿 。除此之外,日本白金工作室也对媒体称,如果创作自由能够得到保障,公司愿意考虑被别人收购 。
一个月里,全球游戏行业公布或完成了至少有6笔投融资并购,涉及总额接近880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总和 。
随着游戏公司动作频频,这场并购热潮早已不是主机御三家之间的竞争,而是全球主流游戏厂商的合纵连横 。一方面,这将推动整个游戏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从而诞生新的游戏巨头 。如Take Two 宣布收购 Zynga 后,外界传言称另一家科技巨头可能打包收购 Take Two,将后者的游戏产业布局系数纳入麾下 。
另一方面,纯游戏研发大厂、三大主机游戏厂商以及互联网科技巨头通过并购实现业务互补,游戏行业的竞争规则也可能被改写 。
然而,在这场游戏行业的“资本游戏”中,一向热衷买买买的腾讯似乎相对安静,上一次腾讯在游戏行业的大动作,还是2016年以86亿美元价格收购了SuperCell 84%的股份 。2021年,腾讯虽然收购、投资了超过100家与电子游戏相关的公司,可多偏向小而美的游戏工作室 。网易面对全球游戏市场的变化,更是一动不动,似乎一门心思只守着国内市场过起了小日子 。
短期内,国内游戏巨头或许很难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并购争夺战之中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腾讯和阿里投资、收购和自建业务,AT两强争霸的格局日渐形成,并延续至今,但去年这种打法基本宣告停止 。减持京东等一系列举动,意味着解除或削弱资本层面上与腾讯系公司的联系,成为未来几年腾讯要做的事情,此时大额的投资很可能会带来更多风险 。
而不可置否,当国内游戏产业困于版号限制,加之“未保”监管的日益加强,出海成为我国游戏厂商的共同选择,缺席此次新一轮布局的国产游戏公司,将越发处于一个不利境地 。国内巨头必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但在短时间内,似乎只能一心求稳,已经失去或者隐藏了争雄之心 。
推荐阅读
- 投稿|老板电器踩雷恒大,任富佳如何指挥57岁的董事会?
- 投稿|猛砸40亿,VC捧热1个4000亿赛道
- 投稿|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藏在“价格”与“认知误区”里?
- 投稿|鼻炎纸、牛乳纸、玻尿酸纸……在用纸这件事上,年轻人有多讲究?
- 投稿|应书岭的“英雄”帝国
- 投稿|B站电商的未来,要靠盲盒?
- 投稿|腾讯收回给李小冬的“半条命”
- 投稿|长征8号打卡热背后,为什么商业航天需要群众基础?
- 比较耐玩不氪金的网游 什么游戏好玩又不花钱
- 投稿|2022年中国个人云盘行业发展年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