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小牛电动的光环都去哪了?( 三 )


因此 , 雅迪在去年年底宣布收购其南都电源的两家子公司70%的股权 , 这两家都雅迪原本的电池供应商 , 收购以后将共同研发石墨烯电池 。
一方面是整合上游可以降低成本 , 另一方面 , 如果石墨烯能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性能优势 , 小牛的核心之一——锂电池的卖点将不复存在 。
再来看净利率方面 。
纵向来看 , 小牛电动需要保证毛利率在15%以上才能保证不亏损 。
尽管小牛电动有10个点的毛利率优势 , 营业利润率(即不考虑财务费用、所得税等和经营能力联系不紧密的因素)却和爱玛科技、雅迪在同一水平 , 5%—7% 。
投稿|小牛电动的光环都去哪了?
文章图片

这中间差别最大的地方在于 , 小牛电动花了更多的钱在营销上 。尤其是2021年第四季度 , 小牛电动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5.9% , 这也是净利润同比下滑18.1%的祸因 。
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 , 小牛电动销售费用率为9.54% , 雅迪控股、爱玛科技则分别为4.89%和3.32% 。
雅迪控股和爱玛电动车都是老牌的电动两轮车企 , 知名度已是家喻户晓 , 出新品时、节假日打广告做促销就可以了 。
小牛则不同 , 尤其是在下沉市场 , 知名度尚未打开 , 除了节日、促销 , 平常也要刷存在感 , 在消费者那里建立认知 , 所以销售费用率更高 。
雅迪2020年终端销售网点已经有3.5万家 , 小牛只有3000家 , 并且想打下沉 , 可能会与雅迪爱玛正面交手 , 雅迪销售量破千万 , 小牛刚破百万 。
这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 , 在中短期内 , 小牛会保持较高的销售费用 , 至于销售费用率能不能降下来要看接下来小牛的收入增速 。
向哪儿要增量?向哪儿要增量?小牛电动的做法是向国内的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要增量 。
【投稿|小牛电动的光环都去哪了?】第一 , 国内的下沉市场已非蓝海 , 贴身肉搏在所难免 。
中国电动两轮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 在2013年开始步入成熟期 , 标志是企业间的价格战让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推出市场 , 市场集中度更加集中 。
从2013年到2019年 , 国内的电动两轮车产量不再保持单边上涨态势 , 即使增长 , 增速也基本低于10% 。
2019年后 , 国内的电动两轮车迎来了小阳春 , 一是新国标的政策影响 , 二是因为疫情促使部分人群以电动两轮车代替短途公共交通出行 。
以北京为例 , 现在已经不允许不达标准的电动车上路 , 也就是说 , 政策红利期即将结束 。有数据称 , 未来十年 , 中国的电动两轮车将保持4000万的产销 , 比2019年的数据只增加了12% 。
具体到下沉市场 , 这个数据更不友好 。
根据光大证券的调查数据 , 2019年 , 在农村里 , 每100户就有70.1辆电动两轮车 , 城镇则是59.4辆 。当然 , 这并不意味着城镇有渗透率提升的空间 , 毕竟城镇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等交通体系更发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