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相亲这门生意,成了新消费的“排头兵”( 二 )


诚然,在这事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 。由于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同,大众的具体表现也呈现差异性 。从买单看人品本就缺乏理论依据,但这却成为很多人了解陌生人的方式之一 。但在没有感情的基础上谈钱,无疑加剧了相亲的难度 。
年轻人的相亲成本有多高?相亲的成本让很多相亲的男女望而却步,但随着单身男女越来越多,还是有更多的人走上了相亲的道路 。其中,投入的成本并不局限于约会本身,更多的是在相亲网站、包装自我等方面下了苦功夫 。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接近1亿人 。
已经来到了2022年,越来越多抗拒相亲的年轻人走上了相亲这条道路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21上半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2021年上半年,百合佳缘、珍爱网月活用户分别达到了687.5万、538.7万,其次就是伊对月活也达到了252.3万 。
投稿|相亲这门生意,成了新消费的“排头兵”
文章图片

一般来说,相亲约会的流程大同小异,都是吃饭看电影喝咖啡三部曲,消费成本普遍在500以下 。其实,这一部分约会的成本可能只是凤毛麟角,反而在相亲网站的投入和物质外形的成本更高 。
纵使相亲套路多如牛毛,但交际圈越来越窄的年轻人还是在各大相亲网站流连 。在2022 年 2 月,百合佳缘集团发布了《2022 年春节假期大数据》,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平台日新增用户持续增加,较 2021 年春节期同期注册量增长 7.9%、较 2020 年春节增长 91.8% 。
这也促使相亲网站的乱象越来越多,割了很多年轻人的韭菜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12月10日,江苏省消保委对百合佳缘、我主良缘、珍爱网三家机构进行线上“云约谈”;12月15日,针对个别婚恋机构侵犯个人隐私、欺骗套路消费等问题,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约谈百合佳缘、珍爱网、我主良缘、壹嘉缘等四家婚介机构 。
事实上,在网上注册信息后,被销售轮番轰炸的不再少数,基本上到店中会被强制购买高达16888元的VIP 。据世纪佳缘的销售称,有顾客坚持了11个小时,最终还是购买了我们店的VIP 。
小芳是一位也购买过此类会员的单身女性,据她透漏,在相亲网站购买VIP以后,相亲资料会被适当的“美化”,根据相亲会感兴趣的方向更改 。在相亲的6位男士中,大多都是大众眼中的精英人士,在相亲网站的改造下,自己也会变成独立的优秀女性 。这让小芳对男士的好感直线下降 。
除此之外,还有相亲前适当的“伪装”,也让年轻人变成月光 。对于男性来说,就是房子和车子,这是相亲市场上的“底牌” 。但每个月的房贷和车贷也压的人喘不过气 。而女生更多的是为颜值经济买单,在相亲市场上高颜值就会给你开绿灯,所以为了相亲所做的准备成了最大头的成本 。
在相亲的过程中,为相亲买单的事例不在少数,有些更是一锤子的买卖,没有下文 。所以第一次的相亲便显得至关重要,大部分相亲的陌生人还是留有余地的,但避无可避会遇到一些“奇葩”或者骗子 。
相亲消费在前,品牌获益在后相亲消费,正在成为商家的商机,利用各种方式,借着相亲或者过节的由头,让很多消费者盲目冲动的消费 。就在前不久的情人节,花西子就因为“斩男”备受吐槽 。
在小红书上,以“花西子+直男”为搜索关键词,可以得到超过500条的搜索结果 。其中不乏女性消费者吐槽,“太生气了、性价比低、纠结要不要退掉、求求不要出来营销骗直男钱了 。”“救救我吧,求大数据别给男朋友推这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