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组件旧王”杀回来了

投稿|“组件旧王”杀回来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市值观察,作者 | 文雨,编辑 | 小市妹
千亿市值,百倍PE,回A后晶科能源的股价已翻了一倍有余,是近期A股市场最靓的新股,没有之一 。截止到目前,晶科能源的A股市盈率在可比同行中是最高的,并达到行业龙头隆基股份的两倍以上 。
考虑到A股在去年就已频繁上演打新被闷杀的惨剧,再将股价的飙升完全归因于“炒新”显然已站不住脚的 。
鉴于此,我们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剖析股价背后的底层逻辑 。
资金2016-2019年,晶科能源曾连续四年拿下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是当之无愧的“组件之王” 。
投稿|“组件旧王”杀回来了
文章图片

▲图片截取自国盛证券
然而,自2020年起,晶科能源在与同行的竞争中逐渐力不从心,被隆基、天合、晶澳等公司先后超越 。截止到去年,晶科在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的排名已滑落到第四名 。
晶科能源式微,与融资能力和资本结构直接相关 。
2020年是光伏新一轮大扩张的起点,行业全年投资达到4000亿,其中组件占了四分之一,新增了200GW以上的产能 。2021年,光伏行业加码扩产,全年投资额超7000亿 。
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要想保住市场地位,必须增加资本开支,但钱是个问题 。
2019年之后,晶澳、天合等公司相继回A,拿到资金的同时也拓宽了融资渠道,为产业军备储存了弹药 。相比之下,美股市场上的晶科却不得不面临融资渠道匮乏的挑战,在持续而巨大的投入面前,财务压力逐渐显现 。
2020-2021Q3,晶科能源的财务费用分别为9.4、7亿元,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9%、2.88%,极大地吞噬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更重要的一点是,晶科的财务费用率本来相较于天合、晶澳等友商是有显著优势的,现在却完全落后于后者 。
投稿|“组件旧王”杀回来了
文章图片

▲图片截取自国金证券
拖累利润事小,影响扩产事大 。
2019年,晶科能源加大了硅片的产能布局,公司单晶硅片产能从2018年的5.7GW扩张至2021年的32.5GW,硅片一体化率大幅提升 。
但问题是,由于融资渠道有限,公司财力在完成硅片扩张后已不足以支撑后续项目的推进,PERC电池扩产进度明显放缓,进而引发自有电池产能缺口持续放大(截止2021年底,晶科能源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分别为32.5GW、24GW、45GW),电池的一体化率远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
2021年,大尺寸需求超预期落地,为解决大尺寸电池片的供应,晶科能源对外大幅采购电池片以确保组件订单 。相较于自供原材料的同行,晶科能源出现了成本劣势,直接削弱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
回A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晶科能源此次在科创板上市总共募集了100亿资金,一方面可以助力公司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也将极大的缓解财务压力 。
电池片的扩产周期只有3-6个月,晶科能源拿到钱之后可以迅速将产能提上来 。据悉,到2022年底,公司电池片产能将扩张至40GW,到时候公司硅片、电池环节的一体化率将分别达到90%、80%,大约能为一体化组件平均增厚0.01-0.02元/W的利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