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被资本“吸出”的新风口|新玩家入局,老玩家腰斩,电子烟行业何时能够靠岸?|钛度热评( 二 )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没停下过主动或被动进化的脚步 。从代工厂、到电池供应商、再到品牌方——中国电子烟人伺机而动、推波助澜的商业特性,最终养成了这只猛兽庞大而贪食的胃口和它所覆盖的斑斓生态圈 。
铁锹财经创始人唐进:
电子烟发展到今天,从草莽开始进入规范 。
2021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增加了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
【电子烟:被资本“吸出”的新风口|新玩家入局,老玩家腰斩,电子烟行业何时能够靠岸?|钛度热评】而在2021年12月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更是指出“从事电子烟生产、批发和零售业务的市场主体须相应取得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许可证”、“电子烟税收征缴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执行” 。
从企业端来说,上述规定的出台,合规成为了首要前提 。电子烟产业链上的企业从快速进行产品研发、野蛮占领市场转向将公司产品及管理规范化、合规化,开始“戴着镣铐跳舞”,行业进入整顿期 。
市场销售方面,电子烟的受众偏年轻化,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披露,我国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年龄组的使用率最高,获得电子烟的途径主要是互联网,比例占到45.4% 。自电子烟禁止在互联网销售,电子烟产品销售渠道收窄,如线下售卖需取得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许可证,可以预见电子烟产品销售的下滑,长远来说也不甚乐观 。
同时,税收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电子烟税收征缴按传统香烟方法执行,“暴利”的电子烟企业盈利能力将大幅下滑,日子也没那么好过,“老玩家”腰斩已表明市场态度 。
电子烟行业靠岸是必然,而且时间已不远,目前比较确定的是电子烟已没想象中那么“香” 。
野马财经编辑于婞:
吸食电子烟仿佛成了一种风潮,不论是一线都市还是三四线的小县城,走在街上,随处可见“电子烟体验中心” 。但如此流行的电子烟其实并非舶来品,发展也还不到20年 。
我国烟民数量超3亿,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烟民总数的30% 。但是电子烟渗透率却很低 。
巨大的市场总量、较低的市场渗透率和超高的烟民数量,这些数据无不透露着一个趋势:电子烟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可观,我国有可能是最大的电子烟产品潜在市场 。
除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内还有得天独厚的生产优势 。整体来看,中国电子烟产业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到中游电子烟设计制造商,以及下游销售企业的完整产业链条 。
新熵作者樟稻:
曾几何时,世界上第一支电子烟由中国药剂师韩力于2004年发明,本意是为了帮助父亲戒烟,但其创立的电子烟品牌“如烟”,一定程度上为国内电子烟行业奠定了市场基础 。
几经沉浮,现如今,电子烟已成为一种创新的电子消费品,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流行 。面临宏观政策层面的影响,随着“烟雾”散尽,等待电子烟行业的又是哪般未来?
但对于行业来说,即使获得了合法身份,考虑到监管下对税收、经营资格等方面的冲击,诸多玩家仍需积极适应新规 。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
首先,从世界烟草市场的发展角度来看,烟草可以说,自从从新大陆传播到世界各地开始,烟草已经逐渐进入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所以烟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国14亿人中,有超三亿的烟民,无论我们多么讨厌烟草多么反复强调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周围吸烟的人依然很多,这其实就是电子烟能够存在的基础,相比于传统的烟草来说,电子烟是一个新兴事物,其本身的市场就处于一个监管的空白地带,所以在这个空白地带之中,电子烟能够快速发展开来,其宣传主导的很多都是比传统的卷烟更健康,又能达到传统卷烟的效果,所以电子烟成为了很多人愿意尝鲜的事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