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为了找工作,年轻人“反向调查”公司( 二 )


不巧的是,2021年底赶上公司裁员,萧域和众多应届生成了首先被裁的一波 。于是他又开始了新一轮找工作、背调公司 。
这次,除了前同事帮忙内推,萧域又新增了一个方式是找猎头,“猎头的缺点是只能推跟他有合作的公司,我更倾向于把猎头当成了解信息的渠道 。”他原本考虑去外企,通过猎头他发现一些主要外企对应的岗位技术方向和他想做的并不吻合,而且除了他考虑比较多的大公司,猎头还给他推荐了对应方向的一些他之前不知道的小公司 。
一番考察后,这次萧域拿到的Offer有字节跳动、轻舟智航、神策数据、虾皮网等 。这一次,他又发帖请网友帮他支招,并且发起了点赞投票 。“最后统计,字节跳动有六十多票,轻舟智航有30票左右 。”他说 。
这一次背调公司,他吸取之前的经验,不仅要了解公司,还要了解对应的岗位、直属领导以及小组内部的情况 。“我又找到了一个在字节跳动研发组的现员工,咨询他对我所面试的组的看法,对方评价称该组技术比较扎实 。”最终,他选择了字节跳动 。
另一名求职人员小雨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注意事项:调查公司首先去天眼查上看公司有没有法律纠纷,关注注册资金、公司人数 。另外,看各种科技媒体的报道,以及投资人对公司的评价也很有参考价值 。“投资人是真正出钱去冒险的人,他们的意见有很大的价值,知名的投资人投的项目,公司的老板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 。”她提议去查目标公司背后的投资方,以及投资人对公司的分析,里面的投资逻辑既能了解公司,也能获得一些对市场和行业的判断 。
根据多位受访者的经验,求职选公司、了解公司,第一步是要广泛搜索,以社区内容为主的知乎、脉脉、领英,资讯信息类的牛客网,能查询企业信息的天眼查,以及求职招聘类网站都是不错的渠道,另外,通过各种渠道找在目标公司的师兄师姐或熟人,也是必要操作 。
花时间实习、花钱报班,掌握求职主动权除了搜索,用实际行动去了解可能的雇主,可以说是年轻人“背调”公司的进阶版操作 。
通过实习了解一家公司,并转正进入该公司,应该是非常理想的职业路径了 。当然,最不济,也能帮你排除一家公司,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
璐璐于2020年毕业于双非学校财务管理专业 。为了早早了解职场酸甜苦辣和公司内部运转,她从大三就开始实习 。在她看来,实习可以快速了解一家公司或某个岗位,判断自己能否胜任、业务是否有未来、公司是否愿意培养新人、企业文化是否如对外宣传的一样 。“如果非预期所想,就赶紧走人,也帮后面的校招排除选项,及时调整方向,多实习多试错 。”
她曾在趣头条和小红书实习过,但没有选择留下 。她解释,“其中一家当时她所在的部门业务被砍,自己莫名被调岗,在另一家公司则是因为不适应Leader的风格,只带不教并且经常有点PUA的意思,”尽管这两份实习都不算太成功,但在后面校招的时候,她就知道需要更注重投递的岗位业务和直属领导的情况 。
猎头陆海天也提到,大厂招实习生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他们倾向于招有机会转正的实习生,“如果在校生不准备考研、考公务员,越早实习越好 。”
另外,通过实习璐璐意识到,进咨询或审计公司门槛较高,就跨行转战了互联网门槛比较低的运营岗 。因为是跨行求职,璐璐报了399元的针对运营的基础版课程,里面包括简历课、面试课、岗位培训课 。
她觉得,这个课程系统培养了她对运营岗位的理解和一些求职技巧,也梳理了各大互联网公司里运营岗位的情况,比如哪个公司的运营岗位竞争力更小,运营岗位划分更细等,在她看来,这也是背调公司的方式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