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那些“去小米化”的公司,现在活得怎么样?( 三 )


“一方面,它摆脱了小米的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它有更多发挥和回旋的余地,可以更快速地面对一些机会进行出击 。”丁道师补充道 。
当然,生态链企业“去小米化”的原因不止圆“自主品牌梦”,还包括希望掌握自主定价权 。
众所周知,小米对其生态链企业的产品严格管控,后者需遵从前者“高性价比”战略 。这也就意味着,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定价要远低于同行 。
而“去小米化”无疑能让生态链企业获得更多自主定价权 。就拿石头科技来说,该公司2016年推出的小米定制品牌“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定价仅为1699元,其次年推出的“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定价则上升至2499元 。
除了自主定价权,生态链企业“去小米化”也出于提升毛利率的考虑 。
因为极致性价比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小米生态链企业难以打开利润空间 。若想做高利润,小米生态链企业则需要摆脱“性价比桎梏”,且让产品具备品牌溢价 。
而“去小米化”无疑可以提升生态链企业的毛利率 。以石头科技为例,其代工的小米机器人毛利率一直低于20%,随着“去小米化”进程的加快,该公司毛利率已由2016年的19.21%增长至2020年的51.32% 。
投稿|那些“去小米化”的公司,现在活得怎么样?
文章图片

此外,“打入高端市场”也是部分生态链企业“去小米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
如大家所知,走性价比路线的企业,意味着其更多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要想攻入高端市场绝非易事 。毕竟,品牌从中低端转向高端的难度极大,反之,则相对容易得多 。
而生态链企业“去小米化”,通过自主品牌进军高端市场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石头科技为例,与米家的性价比产品不同,该公司主打单品模式,产品功能定位高端,定价上相比科沃斯的旗舰产品有一定的价格区隔,使得其在高端产品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 。
一些生态链企业“去小米化”是为了降低其过度依赖单一合作伙伴的风险 。要知道,一旦小米选择解除合作,对应的小米生态链企业或将遭受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的营业额很可能一下子就归零了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向「子弹财观」表示 。
丁道师也提到,一旦被依赖企业走下坡路,依赖的企业难免会受影响甚至拖累 。
除此之外,一些小米生态链企业“去小米化”为的是向资本市场展示其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一些发展较好的,尤其是已经上市的生态链企业,若想持续俘获资本的“芳心”,则势必需要突出自身在研发、渠道和品牌等方面的能力 。
“想以此告诉广大投资者,自己不再是一家过度依赖小米的代工企业,而是一家能够独当一面的自主企业 。”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子弹财观」说 。
3、小米需要生态链企业虽说生态链企业“去小米化”趋势几乎不可逆,但小米并未因此放弃扶持生态链企业 。至于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 。
首先,小米需要构建IoT生态链闭环体系 。
因为互联网科技行业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生态 。谁能构建并主导生态,谁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其实何止小米,华为、BAT、苹果、谷歌等国内外一线互联网科技企业无不在构建自己的生态链 。”丁道师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