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判决书里的跨境黑产链:千万条身份信息被倒卖,发空包赚200万( 三 )


类似美国消费者,他们对于店铺的评分,销售数量的关注度高,很多新上店铺的销售数据不足,真实买手可以提高店铺的知名度和购买率 。邵英东也认为,“因为做的是真实性的东西,我心里是没有负担的,卖家随时可以见我,可以面对面签合同” 。
即使这类操作本身就是平台所杜绝的,但更多服务商则没有底线 。去年十二月,陕西延川县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跑分相关的违法案件 。被告人杨某利用自己的技术开发出一款网络收款通道平台软件,可供第三方搭载在阿里云和亚马逊服务器上检测他人银行卡等进出资金流量 。其团伙通过境外隐秘聊天软件与其进行交流,按“跑分量”的5‰至2‰给杨某支付提成,并且不断发展下线 。软件开发以来,仅靠跑分收入,杨某非法获利146万元 。
今年一月,河南焦作两名青年也因涉嫌信息网络犯罪被起诉指控 。其中屈某于去年四月底开始进行支付宝、微信、银行卡“跑分”活动,分别从亚马逊等跑分平台接单刷流水 。5月7日,李某前往屈某家中,并在明知刷单跑分所得收入违法的前提下,依然决定“投资”5万元 。两人仅仅在一个多月内,用屈某提供的6个银行卡账号、2个支付宝账户和1个微信账户就产生了非法支付流水300多万元 。
“操纵买家评论,包括直接或间接提供虚假、误导性或不真实的内容”,这正是亚马逊去年封店潮时,官方提出对违规操作大力整顿的原因之一,违反了平台《卖家行为准则》等格式条款 。而为了在一众卖家和同质化商品中获得竞争优势,同一个品类的竞争对手甚至会居心叵测地通过购买恶评恶意打击竞争对手 。有跨境电商从业者透露,“刷差评的价格比刷好评还高,300、500块钱一单都是有的” 。
2021年,亚马逊曾协助山西省太原市公安机关,完成了一起恶意评价其他卖家的案件调查 。在该案中,某卖家就通过雇佣相关服务商故意给竞争对手商品发表差评,恶意购买受害卖家店铺的大量商品再集中退货,等等行为最终导致受害卖家的店铺被封 。
履约除了开店、控评之外,跨境电商黑产还沾染到交易最后一环,即买卖双方完成货款交付的履约环节,不法分子多利用平台内部的系统漏洞骗取订单 。今年一月在广州受理完成的一起案件中,就详细揭露了跨境电商履约环节中发空包的违规操作 。
福建莆田就曾有过这样一个案例,当事人首先通过上文中所提到的方式“开店”——从淘宝购入大量跨境电商平台Lazada上的企业店铺,随后便发布远低于市场价的电脑椅、照相机、自行车、跑步机等商品链接 。待来自不同国家的顾客下单购买后,发出与订单商品描述不符的佛珠手串、内裤、T恤等价格低廉的商品 。四个月后该团伙被警方查获,共骗取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顾客的支付款项近200万人民币 。
今年一月,在郑州的另一起案件则交待了更为翔实的下单流程 。该案例中原告为以代理形式加盟的买手,支付加盟费76000元,便可获得亚马逊账号和刷单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主要包括几份电子文档 。
其中一份名为《亚马逊买手下单流程最新》的文档,详细记录了具体下单流程:登录远程;在亚马逊网站上关键词搜索产品;找到产品后先点别的产品浏览、货比三家,再进入要下单的店铺;浏览店铺评论;将要下单的产品页面截图给商家确认;点击加购;选择地址;点击确认;选择礼品卡支付方式;显示金额为0,点击购买;查看订单,将订单截图给商家,订单号单独复制发送;做完订单在表格登记一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