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猿辅导的故事,最终沦为了一只“粉笔”( 四 )


不过,根据中公教育披露的2021年业务预告显示,2021年其预计全年亏损在20亿元-24亿元区间,成因除了外部竞争加剧造成收入降低之外,还包括宏观环境上2021年相比于2020年三公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 招录率大幅下降、退费率大幅增长、维持师资规模的成本支出等原因 。
具体地,据公司财务部门统计,中公教育2019年度退费金额74.23亿元,退费比率44.14%;2020年度退费金额100.09亿元,退费比率46.54%;预计2021年退费金额在140亿元-160亿元,相对于预期营收69亿元-73亿元,退费比率66.99%-68.67% 。这意味着,中公在营收大幅减少的同时,退费率大幅提升,夹击之下预计出现20多亿元亏损 。
实际上,粉笔科技的互联网模式 (OMO) 切入职业教培行业具备一定的前期优势,资金推动补充线下网点的师资供应,短期就能在营收端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
以中公教育首创的协议班 (笔试不通过退部分学费,面试不通过全额退款) 为例,协议班的主要盈利其实来自于笔试被刷下来的考生规模,该业务赚的是笔试退款后的差额学费 。这就意味着机构之间拼的是流量和获客,目前大部分机构依赖的还是线下招生渠道 (如校园代理) ,自然无法跟OMO一体化运营相比 。
目前,粉笔的协议班规模,正在互联网流量打法支撑下,呈现数倍增长的趋势 。
投稿|猿辅导的故事,最终沦为了一只“粉笔”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粉笔科技招股书
但是,职业教培行业的后期,往往呈现的是劳动力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落点终归还是优质师资供给和学员的通过率上,毕竟长期的口碑才能够确保学员的品牌认识,进而保证获客竞争力 。从这个角度看如今风头正劲的粉笔,其长期竞争力还不能过早下结论 。
现实中,市场里优质的师资供给是稀缺的,并且优质师资的溢价能力也很强,行业有“1个优质教师有13个岗位选择”的说法 。那么从教师收入的角度对比,粉笔的岗位待遇相对于中公是否更有吸引力 。
截至2021Q3,粉笔科技的讲师规模为5348人,雇员开支是11.39亿元,人均月薪资大概2.37万元;同期,中公教育的讲师人数约1.9万人,营业成本25.89亿元 (绝大部分是讲师薪资支出) ,人均月薪资不到2.1万元 。不过,由于中公在全国覆盖至县域一级,相比于相比于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粉笔而言,人均薪资有被拉低的可能性,粗略来看两者的教师待遇相差不大 。
并且,现如今两者爆发师资争夺战的可能性也不大,一来中公的自有现金流仅15亿元,而粉笔也只有8亿元,两者都比较紧张;二是未来两者协议班的退费金额也不好确定,截至2021Q3粉笔的退费负债为7.8亿元,而随着协议班规模的扩大,退费负债规模只会越来越大 。
此外,中公为了提升通过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已转向自建大基地培训院区 。而在大基地的基础之上,中公还能够拓张职业技能类教培业务 (包括IT和技术类、高端制造技术类以及传统领域的数字化培训) ,目前其近30%的营收来自此类业务,已经从招录类教培领域跳脱出来,正逐步开始横向渗透 。
反观粉笔科技,目前其精力集中于招录类考培业务,若上市成功,补充资金后的粉笔可能将通过收购整合线下资源进一步做大OMO一体化规模,并将再次触碰中公的蛋糕,招录类教培行业仍将存在不小的行业变数 。
事实上,如果为资本抢滩登陆就是粉笔科技最大的诉求的话,那么在市场层面粉笔已经达成目标;但如果粉笔的目标定得更加长远,那么优质师资和更高通过率的市场口碑才是粉笔需要长久经营的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