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音乐无国界,只是个笑话?( 二 )


但是,除了CISAC外,西方音乐圈还存在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例如法国音乐公司Believe就尚未停止在俄业务,还表示会继续向俄罗斯唱片公司履行商定的支付义务 。同时,Believe也表示会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在俄策略,截至目前,已中止了招聘、投资以及为俄罗斯音乐人发行作品等业务 。 
在“出走”抵制的同时,音乐公司们也向战争地区的人们送去了人道主义关怀 。
三大唱片公司纷纷向CARE、International Medical Corps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 )等公益组织捐款捐物,Spotify在旗下音乐人服务平台上也开通了音乐人筹款的新功能,Live Nation子公司Ticketmaster则通过音乐会的形式为乌克兰募捐 。
对于受俄乌战争影响的音乐人,不少平台及组织也给予了提供帮助的承诺 。虽然暂未制裁俄罗斯相关组织,但CISAC通过两个项目对乌克兰表示了支持 。其中一项为“Creators for Ukraine”基金,旨在向被迫逃离乌克兰的音乐创作者以及难民提供资金支持,另一项是名为“Songs for Ukraine”的计划,将向乌克兰音乐人支付更多的版税 。
在国际音乐圈中,主要音乐公司无一例外地对俄罗斯表示了不同程度的谴责 。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出走”,俄罗斯正在被音乐孤立 。
主动出走,也是不得不为CISAC在声明中提及,“each individual society should decide on whether to maintain their business relationships with Russian societies(每个协会都应该决定是否要与俄罗斯协会保持商业关系)” 。俄乌战争,是每个音乐公司都逃不开的公共议题 。拥有多重性身份角色的音乐平台,面临来自政府、组织、公众等多方面的监督,难免要在综合考虑用户、员工、音乐人以及平台立场后站队 。而立身于西方发达音乐市场的主流平台,自然会选择通过“断交”、拒交版权费用等方式来对俄罗斯组织或个人进行制裁 。
但不少音乐平台和组织的“正义之举”,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 
战争伊始,慕尼黑市长便向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他必须发表反战的言论,否则将终止其与慕尼黑爱乐乐团的合同 。而俄罗斯钢琴家马洛费耶夫尽管对俄乌战争表示了谴责,但还是被取消了一系列在加拿大的演出 。马洛费耶夫表示,他经常被要求就乌克兰发表声明——反战的旗帜下,音乐政治化的影子若隐若现 。
西方对俄抵触情绪强烈,俄罗斯国内的反西方情绪也相对高涨 。在此形势下,在俄罗斯境内的欧美音乐公司面临诸多不安全因素,在关停俄办事处的公告中,它们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
【投稿|音乐无国界,只是个笑话?】正如Spotify在《Spotify’s Statement in Response to the War in Ukraine》中所言,“Our first priority over the past week has been the safety of our employees”,迅速变化的国际形势下,音乐公司的首要任务便是确保员工的安全 。
除了安全问题外,更为严峻的,是俄罗斯境内急剧严苛的舆论环境与相关法律要求 。 
3月4日,俄罗斯总统签署了史上最严“fake news”法律,其中提到,俄罗斯将对公开呼吁对俄实施制裁的人员处以罚款,并将对散布有关军方虚假信息的人员处以罚款或监禁,最高判处15年监禁 。而2019年签署的同类法律,最高监禁时长为15天 。
俄罗斯颁布这条法律,正是为了应对当前愈发紧张的舆论战形势 。目前,俄罗斯已经封锁了Facebook,限制对Twitter 的访问,并禁止访问BBC新闻网站等“不可靠的新闻来源” 。另一边,美国则正在选择TikTok上的“大V”,以安排一场旨在回答俄乌冲突和美国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问题的简报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