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这次遥控大脑实验成功了,却把网友们吓坏了( 二 )
文章图片
但植入设备不仅会造成组织损伤 , 还会限制生物的自由活动 , 想研究生物自然行为下的脑神经活动就会变得困难 。
最新的这项研究中 , 科学家们终于成功摘掉了小鼠头上的植入设备 。
他们发现了一种近红外光 , 也就是1000-1700nm的近红外二区波段 , 这种光能在高度散射的脑组织中 , 保持较高的穿透性 。
不植入光学设备 , 如何通过光信号控制脑细胞呢?
这就要提到生物体内一种叫做TRPV1的蛋白质 , 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颁给了它的发现者 。
具体来说 , 它是一种辣椒素(产生灼烧&痛感的东西)受体 , 也就是一种会对热和疼痛产生反应的离子通道蛋白 , 也就是对热&疼痛非常敏感 。
文章图片
把它植入响尾蛇体内 , 响尾蛇就可以在黑夜中捕食温血猎物;把它植入小鼠视网膜锥体细胞中 , 就能赋予了老鼠在红外光谱中的视觉能力 。
不过 , 科学家将这种热敏性分子植入小鼠神经元中后发现 , 它对近红外光的热信号不起作用 , 因为光热信号还是太小 。
这里的植入 , 指的是用包裹TRPV1的腺病毒转染目标神经元 , 也就是将DNA、RNA或蛋白质引入细胞 。
于是 , 他们又设计了一种“传感器”分子 , 叫做MINDS , 专门用来吸收和放大红外光 。
这样一来 , 就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原理设计 。
希望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接下来是进行更进一步的实验 , 来验证这种理论是否可行 。
科学家们先是在小鼠大脑运动皮层一侧神经元中添加TRPV1通道 , 再注入MINDS分子 , 最后观察小鼠的行为 。
文章图片
△秃头小鼠 , 让光线更容易穿透
他们惊奇地发现 , 当围栏上方1m处的红外灯被打开时 , 一开始只在小范围活动的小鼠 , 立刻开始绕圈 , 大幅增加活动范围 。
文章图片
黑线代表照射之前的小鼠活动轨迹 , 红线代表照射中 , 灰线代表照射结束后 。
对照组的小鼠却没有这种反应 。
也就是说 , 近红外光对小鼠的大脑运动细胞的刺激奏效了 。
他们还将这两种分子先后注入小鼠的多巴胺表达神经元中 , 两天以后 , 在小鼠呆的Y型迷宫中放置红外光聚焦装置 。
文章图片
结果发现 , 小鼠对可以刺激多巴胺神经元的红外光“上瘾” , 呆在光线照射下的时间最久 。
推荐阅读
- 电脑|显卡报价,一夜雪崩
- 游戏|这次是游戏技术,育碧又画饼了?
- 电脑上怎么开多个微信登录 电脑上如何双开微信
- 投稿|把酒店逼到带娃,“脑洞”能开启酒店新时代吗?
- 电脑微信分身按什么键 电脑上登微信怎么分身
- 微信在哪改个性签名 怎么修改微信个性签名
- 电脑微信分身按什么键 电脑微信怎么双开
- 年轻人赚钱的门路 用电脑赚钱的门路
- 钛极客|满足专业需求与智能生活,佳明发布Descent G1潜水电脑表
- 手机|手机厂商做笔记本电脑是否真的靠谱?网友们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