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孚能张峰:动力电池企业要理性扩产

汽车|孚能张峰:动力电池企业要理性扩产
文章图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将针对当前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坚决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这个观点与孚能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峰不谋而合,后者表示一定要理性扩产 。
不能重蹈光伏产业盲目扩产的覆辙孚能曾经披露过自己的产能目标,自身产能与吉利合资厂的产能到2025年不低于120GWh,目前孚能还在坚持这个目标的扩产方向 。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孚能的产能分布 。赣州老厂有5GWh,镇江新厂有24GWh,芜湖又披露了24GWh,如此一来,孚能全资工厂的产能已经有53GWh 。与吉利合资的工厂已经开工,产能有12GWh 。两者相加就是65GWh,还有55GWh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都会有开工的计划,否则无法完成2025年的产能规划 。
孚能与各个地方政府也在就建厂做高密度谈判,但是与某些友商不同,孚能的扩产还是比较保守的 。孚能要确认拿了客户订单才扩产,而非盲目扩产 。基于这个逻辑,尽管孚能相比友商扩产的比例好像显得有点小,但是张峰认为自己会走得稳一些 。
孚能董事长王瑀博士曾多次呼吁要理性扩产 。原因在于即便按照目前市场上最激进的测算中国2025年的汽车电池的需求量也不过六七百个GWh,友商的2025年产能要达到500GWh的这个数据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呢?张峰表示无法理解 。而且孚能120GWh的产能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出口的,包含了为戴姆勒提供配套的出口 。而国内大规模出口的动力电池企业寥寥无几,怎么可能消化得了这么多动力电池的产能?张峰表示动力电池企业要将太阳能行业大规模的产能浪费当作前车之鉴,对于国家的钱绝不能浪费 。
孚能正在沟通第二轮涨价去年底,孚能已经就涨价问题完成了与绝大多数客户的沟通,除了极个别大客户之外,都已经完成了价格调整,从今年1月1日起以新价格进行供给 。在回答钛媒体的提问时,张峰表示涨幅在25%左右 。但是随着今年的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孚能也在开始与个别客户进行沟通,准备与其分摊自今年1月1日涨价到3月底的原材料增加的成本 。
供应链的问题要到明年才会有改观张峰坦言:“最近电池企业日子很难过,尤其是受到原材料价格问题的影响 。”
尽管钴的价格确实非常低,但是最近涨价的偏偏是都是锂矿石 。锂元素在地壳里面的含量其实并不低,但是多种原因造成了今年锂款矿石的价格暴涨:矿产的扩产周期比较慢、物流不畅、与技术突破还没有达到临界点都是主要因素 。
海外市场的碳酸锂、氢氧化锂的价格其实比国内还是有比较大的折让的,但是因为疫情产生的物流的短板无法缓解国内市场的紧缺 。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海外产能不匹配更加剧了这一影响,国内电池厂的扩产周期大概是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最多不过超过两年,正极材料的扩产周期大概也是这个水平 。而锂矿,无论是卤水锂矿还是岩石锂矿的开发时间基本都是三年起,尤其在澳大利亚开发锂矿五年之内是无法完成的 。如此一来,国内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张,但是海外的产能端是跟不上的,综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供需不平衡 。
【汽车|孚能张峰:动力电池企业要理性扩产】不乐观地看,张峰认为短期内锂矿能够扩出产能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可能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下半年才能有所改善 。乐观的是,张峰对技术突破是寄予厚望的,例如云母提锂与盐湖提锂等方式,目前虽然产能、质量还达不到电池生产需要的级别,但是他认为如果价格能够长期维持在四五十万每吨的水平,自然就会激发上游的技术突破 。综合来看,孚能认为随着下半年疫情的缓解,可能到到年底或明年年初,供应链的问题就会发生一些改观,但是大规模的价格调整、供需的重新平衡可能要等到国内的技术突破或者海外的新矿开发出来,明年才会是一个乐观的时间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