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原创音乐综艺起风了( 二 )


事实上,就在几年前,原创音乐综艺其实还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小众艺术”——不仅在综艺市场数量优势不大,对制作方也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 。
据艺恩每年发布的《中国原创音乐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6年被视为“原创音乐综艺鼻祖”的《中国好歌曲》,以系列化形式牢牢占据着音综市场 。直至2017年,随着爱奇艺、优酷与腾讯视频等流媒体平台加入,原创音乐综艺波澜不惊的水面被搅动,不过仍并未形成扎堆之态——无论是卫视抑或平台,大多以每年一档的速度稳步推进 。
数量稀少的背后,其实是原创音乐综艺制作所设立的高门槛 。近五年火爆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大火背后,都是“匠心”的心血投注 。
如《中国好歌曲》在研发启动初期,时任灿星副总裁的尹晓葳在加入团队第一年,就带着团队组织听歌曲 。临近制作前,灿星方前后给出了15个方案 。
再以《乐队的夏天》与《说唱新世代》举例:《乐队的夏天》总制片人牟頔曾用“一万个细节堆出来的”来形容这档节目的诞生 。而2020年在B站爆火的《说唱新时代》,在前期海选就进入到“硬核阶段”——导演严敏在听完平台方提供的rapper名单后,带着核心导演与选出的选手一对一面试,从早上10点一直工作到深夜3点 。
投稿|原创音乐综艺起风了
文章图片

这些将“较真”贯彻到底的原创音乐综艺,大多实现了名利双收 。不过,随着以原创音乐为载体的综艺节目逐渐走出“小众”,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
在上文提到的五十余部原创音乐综艺中,据财经无忌不完全统计:明确以说唱为定位的节目达三档,以女性为主要定位的节目达四档,团体(包括乐队、组合等)三档......
原创像个筐,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当曾经的稀缺转变为饱和,也难怪有业内人士用“内卷”一词来形容今年的原创音综市场 。
从“选秀偶像”到“原创音乐人”在乐华娱乐练习生的“超话”下,文文(化名)每日都在发送自己的个人基本信息 。16岁的她告诉财经无忌,对于练习生这件事是“朝着出道方向前进的”,“我就是喜欢和热爱 。”
文文并不是个例 。无论是养成系偶像选秀抑或是原创音乐综艺节目,“梦想”被包装成了最容易打动粉丝与资本的叙事形式 。据网易发布的《中国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2020)》显示:从音乐人数量来看,2016年11月,入驻网易云音乐平台的音乐人数量为两万人;而到了2020年10月,网易云音乐入驻音乐人数量已突破20万 。
也就是说,仅网易云音乐一个平台,四年间音乐人数量便增长10倍 。庞大的基数与持续增长的中国音乐千亿市场规模,给了年轻人实现音乐梦想的广阔天空 。曾经的养成系选秀节目,便是这些年轻人绝佳的流量曝光机会 。
一方面,综艺节目的娱乐属性要求参与者具备人设亮点 。除了所谓“业务能力”外,更多的综艺要素被囊括进选手评价体系 。举例说,选手身上的“反差感”,造就了“村花”杨超越与“一心只想下班”的利路修出圈 。
另一方面,“养成”机制带来的参与感可迅速实现规模化 。在“101模式”下,粉丝通过为偶像转发、打榜、投票,逐步构建起与偶像间的伪亲密关系 。这种“参与式陪伴”某种程度上,不仅是粉丝个人对偶像的情感投射,也容易催生从个人到圈层的组织形式变迁 。在“时代少年团”的粉丝圈层内,文文便收获了更多的情感认同,也进一步驱使她想要进入各大经纪公司成为一名底层练习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