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前沿|Wevest副总裁池青:千亿规模的中国心理健康行业,拐点将至( 二 )


纵观整个心理健康市场大约是一个3000亿左右的规模 , 并不比消费市场小 , 它是一个非常巨大、潜在、待挖掘的市场 。
形势利好 , 行业拐点将至那么 , 面对千亿市场空间到底有哪些是推动行业发展和加速的因素呢?我总了以下四个方面 。
第一点 , 2014年以后大量互联网媒体的普及 , 让用户有了更多的窗口去了解、认知心理学 , 过去很多对心理学有一些误解或认知不到位的地方 , 可以通过内容端的输出来完善这部分知识体系 。而且 , 在大量行业研究报告中发现 ,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普遍大众用户非常关注的新的部分 。
第二点 , 用户变得越来越年轻化 , 很多90后甚至00后的用户在使用心理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 他们的付费能力和意愿都比过去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
第三点 , 国家经济环境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关联度 。我国家GDP增速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 , 外加上全球以疫情化 , 以前很多有潜在需求的用户通过自我开导的方式解决 , 可现在在大环境的变化之下 , 用户开始寻求外部专业的服务和引导 , 帮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期 , 这是外部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 。
第四点 , 国家政策、法规方面的利好因素 。这几年我们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心理健康将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部署工作 。同时 , 北京、深圳、广东等地方陆续有一些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服务被纳入医保的试点 。国家正在以一个更加主动的角色进入心理健康行业 , 鼓励行业的头部企业参与政策 , 而不是非常严苛的监管收紧动作 。
整体来说 , 无论是用户对心理本身的认知度提升、付费习惯的养成、外部环境对于大众心理需求的激发还是国家政策的引导 , 都是整个心理行业的利好 , 所以 , 未来心理健康行业会有一个比较快的拐点会发生 。
美国产业链完善 , 中国政策推动逐渐完善中国和美国心理健康市场相比 , 我们的用户需求数量是他们的4-5倍 , 但心理健康行业的从业者数量的是他们的七分之一、六分之一的水平 。此外 , 如果以每百万人群对应的心理服务人群数量来看 , 我们可能是他们三十分之一的水平 。由此可见 , 目前供给端没有非常到位、充足的专业人士为大众提供服务 。
目前壹心理会把一些轻形态的服务给到大众 , 这也是目前心理供给市场的现状 。同时 , 我们也总结了五个心理健康行业共同努力探索和尝试的方向 。
第一 , 心理健康行业服务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自然生长 , 在自然生长的过程里面通常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 让用户自主去做一些淘汰的动作 。未来行业是需要标准化来推动和发展的 。
第二 , 过去很多心理健康服务是通过线下完成的 , 在线下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效率、匹配的精准度都不是很完美 。
第三 , 心理健康服务的产品形态单一化 , 用户的心理需求程度是渐进变化的 , 我们也应该去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变化演进的产品 , 而不是单一的、看到国际成熟产品就直接拿来用 , 而是应该去做一些本土化的改造 。
第四 , 国内用户在尝试心理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病耻心理 , 会有一些抗拒 , 大家比较习惯去医院做一个检查 。在心理方面对自己做一个更深的了解和常态化的跟踪 , 还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认识 , 也需要通过持续性的 , 更深层次和更广程度的用户科普去达到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