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前沿|钛媒体总编辑杨瑨:公众“向求内”,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疗愈经济( 二 )


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将在享受了经济崛起以及城镇化成果显现之后,人们在物质和体验上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个经济体的人群以及民众,他们就逐步开始从“向外求”慢慢转到“向内求” 。
基于我的职业,我一方面见证了产业通过互联网崛起的速度,另一方面我也成为了一个“故事收集机” 。
钛媒体在新冠疫情期间做过一次“中小企业家调研”,向他们提出了40多个问题 。发现更多的企业家焦虑感的来源,反而不一定是现金流问题,其实他们关注最多的是“远程工作之下,我该怎么管好我的这几百员工”,本质上还是人之于人的矛盾或者说困惑 。
同时,当我看到种种的舆论和社会事件,不论正面还是负面,最终都会指向一个词:互联网 。
【心理科学前沿|钛媒体总编辑杨瑨:公众“向求内”,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疗愈经济】比如,刚刚过去的河南那场从天而降的雨灾,很多人瞬间陷入灾难境地 。当时有一则腾讯文档无意中刷屏了,是一位河南籍的女大学生发起了一个共享文档,雨中被困情况下,她想让被救助者和求助的人能够实时更新信息,最终这个文档竟然同时有1000多人协同在线,达到峰值,这在互联网史上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案例 。互联网在灾难当中显示了它有力量的一面;
而另外一个案例,媒体曾报道过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杀害自己女朋友的事件,据说后者是一位“小镇富二代” 。原因仅仅是他逼这个小姑娘直播赚钱、被拒绝了——直播,就是互联网的副产品,直播经济兴起的的“A面”,是挽救了无数挣扎在生死线上小企业和小品牌,(因为疫情封闭)卖不掉货,最后通过直播起死复生;
还有,有一个快手网红叫拉姆,非常美,很不幸她在2021年某天被自己的前夫泼硫酸,去世了 。在她去世以后,还有几百万的粉丝在她的快手账号下悼念她、刷留言,可以说是互联网感性的一面 。
如今的舆论中,互联网大厂过劳猝死、职场内卷以及是否取消“996”、“大小周”这样的新闻非常多 。996、大小周可以说曾经支撑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快速往前推进,造就了中国新经济繁荣的力量,如今它成为新的舆论中心,就是因为太多年轻人太脆弱了——越来越多的人逃离互联网大厂 。
这些事情就是互联网的“B面” 。如何解决互联网时代的困扰?我发现了另外一个趋势:大众开始“向求内” 。我想跟大家探讨:当拥有16亿智能手机的时代,人们应该怎么学会跟自己相处?而心理学界到底有什么样的机会?
第一,刚刚我提到了“向内求”,加上“反脆弱”,这六个字可以描述我理解的社会需求 。《反脆弱》这本书的出发点是教人如何“在不确定性中获益” 。恰恰这一年半的时间中,所有的年轻人被卷到了不确定当中,不得不说到了庚子年的疫情 。我展示了一张图,2020年疫情已经过去的时候,机缘巧合我找到了清华公益热线这条热线的发起人之一倪子君老师,深聊了一下午 。
她还原了在2020年初联合幸福公益基金会发起 400 公益救助热线的经过 。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了近千位线上的心理咨询志愿者来支援武汉疫情的医护人员和大众 。我了解到,志愿者的培训是用腾讯视频和ZOOM平台等进行的 。他们接到最多的电话来自于医护人员 。整体这个热线持续到了2020年年底,一直在运营 。我当时问倪子君老师:你们经过一年热线实践 。到底对公众的改变是怎样的?
我的问题来自一位同事,她十年前曾去过汶川地震现场做采访,那个记忆直到10年后也很难抹平 。中国的心理危机,在10年前还成熟,经验也不足 。那么,时隔10年之后,又遇到了重大的人类灾难,我们到底要怎么去快速建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心理危机的干预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