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江南布衣“鬼”迷心窍( 二 )
童装设计里的禁忌究竟是内部管理漏洞还是设计师“百无禁忌”?一位在杭州童装界从业多年的知乎网友表示,在童装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不许出现恐怖恶心图案,不许用尖锐锋利金属件 。甚至就连羽绒服上的魔术贴,都要用刀模切成圆角 。”
对童装的严苛标准在相关法律中也有迹可循 。2018年,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儿童服装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 。这一被视为“史上最严”国家级标准的出台,在童装安全性上进行了严格的门槛限制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政策性文件主要聚焦于“安全技术”,对设计图案方面并未过多着墨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与“三孩”政策下,作为细分赛道的童装市场迎来新一轮爆发,迈入千亿大关 。争夺市场蛋糕的不仅有森马、安踏等龙头服饰品牌,更有优衣库、GAP等国外巨头 。
作为旗下的童装子品牌之一,“jnby by JNBY”成立于2011年,将目标客群锁定为3-10岁的儿童 。成立十年来,“jnby by JNBY”以黑马姿态实现快速增长 。据2021年财报显示: “jnby by JNBY”以6.5亿收入,同比增长48%,占整体收入近3成,是集团的第三大收入来源 。
文章图片
“jnby by JNBY”的成功并非偶然 。一方面是“子凭母贵”,受益于江南布衣主品牌辐射 。另一方面则“全靠同行衬” 。 因起步晚,2011年左右,国内童装品牌设计感普遍不强,且由于品牌扎堆,深陷同质化怪圈,而具备高辨识度“jnby by JNBY”则以鲜明的设计风格成功出圈 。
浏览“jnby by JNBY”系列单品,这一“鲜明”感尤其体现在大胆的撞色、风格化的图案以及夸张的设计上 。而这样的高辨识度也正符合品牌的实际客群——中高产阶级家庭 。王悦告诉财经无忌:“颜色很好看,设计感也很强,穿出去和别的小孩不一样 。”
曾因设计感击中这群中高产阶级家庭的“jnby by JNBY”,也恰恰因设计马失前蹄 。
“杭派女装”里走出的异类事实上,从1994年创立起,创始人李琳——这位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学霸”,便开始了对设计的不懈追求 。
在一篇《江南布衣老板李琳:不过瘾的人生》专访中,媒体笔下的李琳被描绘为一个对服装设计有着 非凡天赋的“奇女子” 。
在大学期间,李琳一心想学文科,但被父亲阻止;大学毕业后,四处跳槽,一个人去广东讨债带回一批服装,索性就将自己所在的经营不善的公司盘了下来,做起了服装生意 。
但那时做女装的可不止李琳一个 。
文章图片
杭州向来是中国服装行业的发源地之一,除了男性西服的“甬派”,在上世纪90年代,涌现出一批“杭派女装” 。“杭州天生就是做女装的城市”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辛可曾这样评价道 。
一切得益于杭州浓厚的设计院校资源 。这些品牌大多出自“学院派”出身的学生之手 。那时,“只要有两三个同学合伙,就开出个公司来做女装 。”
颇具婉约清新风格的浪漫一身与秋水伊人是那时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 。早期定位为棉质材料且以强调素色为主的江南布衣并不被人看好 。但随着国外品牌涌入中国,以Celine、山本耀司为代表的“性冷淡”风为中国服装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李琳与江南布衣恰好踩在了风口上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