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滥用的中国式剪绊舌:多少孩子毫无必要地挨了一刀?

在中国,无论是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还是民营口腔医院,每年都会有一个高频出现词「剪绊舌」 。
今天,我想大家讨论一种「中国式剪绊舌」——目前,中国有大量儿童接受了这种毫无必要的手术,莫名其妙地挨了一刀 。
在孩子在局麻下被开口器撑开的嘴和撕心裂肺的哭声背后,儿童家长的焦虑和医生诊疗因素共同揉杂,形成了这种手术适应症被严重扩大滥用的不良现象 。
中国式「剪绊舌」
所谓的「剪绊舌」,即「舌系带矫正术」,这是一种用于治疗「舌系带过短」的手术 。
舌系带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它位于舌头下方 。当我们向上伸舌头的时候,就能看到舌下方绷紧的条索状组织 。
舌系带过短属于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口腔畸形,表现为舌系带与舌腹或口底黏膜的附丽点前移,使得舌前伸、上抬或左右摆动受限,勉强前伸呈 W 形 。
孩子|被滥用的中国式剪绊舌:多少孩子毫无必要地挨了一刀?
文章图片

舌系带过短(作者供图)
在我国民间,给孩子剪绊舌的观念在老一辈中尤其流行 。我在临床上接诊的舌系带过短患儿,绝大多数都是被爷爷奶奶辈或邻舍亲戚们预先诊断为「绊舌」带来的 。
就算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不适,家长们还是会非常顽固地认为这会影响孩子,就诊时直接要求医生给孩子「剪绊舌」 。
我总结了临床上家长们常见就诊的理由,整理出以下三个误区 。
误区一:认为孩子舌头没有别人尖
是的,这个理由虽然听起来有点好笑,但确实有很多家长会为此来找我给孩子做手术 。
事实上,人的舌头形态本身就有多种,与舌系带无关,有人天生就是尖舌头,有人却是圆舌头或者宽舌头 。
宽舌头根本没有大碍,要说真有什么影响,可能只是成年后形成「齿痕舌」的概率大一些,也就是舌头的侧缘部位与牙齿贴合会留下齿痕,不大好看而已 。
误区二:认为影响孩子发音
我可以拿我的亲身经历举个例子 。作为一名口腔科医生,我的儿子满月时就恰恰发现了舌系带过短的现象,半岁时尤为明显,舌尖略呈 V 型 。
而我的母亲因为担心影响孩子说话发音,听起来「大舌头」,就要求我们给孩子剪绊舌,结果被我和老婆坚持拒绝 。
这里我们又要再说一下什么是大舌头音了 。所谓大舌头音,即气流本应从上下切牙齿缝间快速流出,但却从舌侧缘与颊部之间流通,并且通过嘴角区,多见于[f]、[s]、[sh] 。
每个辅音有特定的发展年龄,[z][c][s][zh][ch][sh] 形成时间大约在 4~5 岁,幼儿不能正常发出某些辅音而选择其他音节替代是正常的 。而舌系带短本身并不会影响舌头在固有口腔内的运动,只有在发 [er] 后卷舌音会有影响,与大舌头音之间并没有关联 。
国内临床常以婴幼儿舌系带形态或语音异常,作为舌系带矫正手术的标准 。但事实上,目前并没有可靠证据表明舌系带过短与语音异常存在相关性,手术对语音改善也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
误区三:舌系带背了其他疾病的锅
还有一类病例不得不提,我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家长因孩子语音异常来就诊 。
但事实上,这些孩子有的是结巴,有的是智力缺陷,更多的是语言中枢未发育成熟导致的暂时性发音异常 。这些都和舌系带并没有任何关联,却让舌系带背了其他疾病的锅 。
临床上,孩子发音不清的问题往往和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食物精细质软,孩子的颌面骨骼、肌肉、牙齿缺少足够锻炼,颌骨发育不足、口唇部肌肉力量不均衡,牙齿排列不整齐,都会影响后天习得语音;
2、幼儿口腔不良习惯增多,影响颌面部发育,比如躺卧喂奶导致反合,用奶瓶喂养超过两岁,吮大拇指造成开合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