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青少年自杀率飙升!请听懂他们的“求救”( 二 )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 , 如果可以利用患者矛盾心理增强其求生欲 , 自杀的风险就可以降低 。“我真的很感谢那个‘看穿’我的人 , 他是我的主治医生 。”小圆儿说 。
很多时候 , 想开了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 。小圆儿如今成为心理康复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我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和我曾经一样痛苦的人 。”
3
当我们讨论自杀时 , 其实在讨论如何活下去
美国精神病医生马克·郭士顿曾将自杀者的心态概括为“八个无”:无望、无助、无力、无用、无价值、无目标、无意义、无所谓 。直到实施自杀动作的那一刻 , 这些心态都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
【青少年|青少年自杀率飙升!请听懂他们的“求救”】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则认为 , 社会规范、联系与义务越少的人 , 越可能自杀 。人们需要义务及约束来为自己的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 。
这些看似形而上的研究 , 其实都围绕着一个议题展开 , 就是从“终极”层面寻找自杀动机里的共性 , 然后更好地预防自杀 。年轻生命对于“如何活下去”往往有着强烈的主观追求 , 而这种追求恰是预防自杀的突破口 。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赵国秋说:“我们需要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 。启动危机干预预警系统 , 将心理危机干预应用于青少年群体的各种突发事件(如自杀等)的善后处理中 。”
与此同时 , 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网络社交对年轻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的影响 。“火爆的短视频行业背后 , 是一场对青年群体的孤独收割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馨蔚认为 , 孤独经济的兴起和年轻人自闭式社交的泛化背后 , 是日益庞大的空巢青年 。孤独感泛化、低欲望心态蔓延、厌世自杀……为了摆脱这种惯性 , 必须帮助年轻人与网络社交达成“和解” , 帮助他们走出“信息茧房”效应可能带来的极端化倾向 。
青少年|青少年自杀率飙升!请听懂他们的“求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后 , 我们必须想办法说服伤痕累累的年轻生命 , 尽管看上去并不理想 , 但总还有其他的选择 。绝大多数时候 , “痛苦地活着”会比“死亡的解脱”更有意义 。
上世纪70年代 , 穷困潦倒的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在画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差不多同一时期 , 正在承受残酷迫害的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却没有选择自我了断 , 而是一边劳作一边坚持创作 。多年以后 , 她穿着朴素的白衬衣 , 坐在一把老藤椅上 , 这样回忆起自己的选择:人啊 , 只要有一种信念 , 有所追求 , 就什么艰苦都能忍受 , 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