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这个夏天,重估互联网( 三 )


市场变得异常敏感 。7月26日,有自媒体发文称,快手IPO时的发行商摩根士丹利将快手的目标价从300港元每股下调至50港元每股 。
传闻一出,快手股价重挫,一路跌破115港元发行价,收跌11.97%,一天之内市值蒸发了645亿港元 。
但后来快手澄清,这一消息属于误报,摩根士丹利并没有相关研报,股价又应声回弹 。
从资本市场角度,资本最害怕的不是情况有多糟,而是看不清究竟有多糟糕 。
就像疫情初期,在疫情发展不明朗、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美股破纪录多次熔断 。在美国政府态度转变后,股市反而跟着确诊数的上市开始企稳 。包括阿里在182亿天价罚单落下之后,股价第一反应是上涨 。
汇宸资产管理公司驻上海的基金经理Dai Ming表示: “鉴于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我们目前没有依据来证明股票估值的合理性 。”
“现在的主要担忧是监管机构是否会采取更多措施并将打击范围扩大到其他行业,”招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策略师Daniel So表示,“监管方面的担忧将成为下半年市场的主要悬念 。”
随着投资者出逃中概股寻求避风港,美国国债价格随美元和日元攀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7个基点,至2.94% ,为一年来最高水平 。
但监管及时给出了安抚 。28日晚上,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与各家国际投行中国负责人召开会议,安抚市场,意思是教育产业的政策是独立的,无意扩大到其它行业 。于是中概股在美国盘中开始大涨,以及新华社深夜发文力挺之后,29日A股上演反攻,收盘时深成指涨3.04%,沪指涨1.49%,创业板指大涨5.32% 。港股也实现反弹,截至29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大涨逾3%;恒生科技指数暴涨8%,为历史上最大单日涨幅 。
国内投资者同样经历了大起大伏,但对于政策指引的方向和投资的前景,心态有着更多的确定性 。
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晨明、赵阳、许向真等人认为,近期,很多政策都有加速、加码推进的迹象,目前一系列政策主线都沿着一个脉络展开: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 。教育政策的严厉程度,让市场开始意识到决策层的政策决心 。在此政策脉络下,互联网、地方政府、房地产、乃至整个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领域和行业,都可能受到深刻影响 。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发文称,什么是大势?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 。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 。
估值重构?木头姐在与投资者举行的月度视频会议中表示,她认为中概股已经进入了“估值重构”阶段:“从估值的角度来讲,这些股票已经跌了不少 。但它们可能还会继续下跌 。”
事实上,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股价接连下跌后已经出现估值危机 。
自2月11日以来,腾讯已经累计跌幅超过了35%,其市盈率在7月27日掉到了历史最低的20.16 。在美股的阿里巴巴陷入反垄断的泥潭,累计跌幅同样达到了35%,市盈率降至25倍以下 。
除了腾讯、阿里之外,小米、美团、快手等公司在股价持续下跌的拖累下,市盈率、市销率都在跌跌不休之中 。但近半年来,各公司财务表现都普遍亮眼,资本似乎已经不愿再为其付出任何的溢价,估值一降再降 。
估值如何重构?
“如果只是一个政策的冲击,你冲击的可能是对盈利的判断,但这个还都在正常的逻辑下 。如果你的整个商业模式都发生重大的变化了……在中国的政策目标里未来都转向一个公共服务类,甚至带有一定公益性质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中概股的估值体系可能会发生变化》一文中提出了重估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关键考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