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压力过大可诱发孩子抽动症!孩子出现眨眼、摇头等家长要警惕

黄女士在东莞买了房,有了孩子 。可孩子一出生,她就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
她给孩子制定计划,每天考核孩子的朗读、背诵是否达标;她还给儿子报了国际幼儿园,还逼着自己和老公找兼职,赚钱换学区房 。
但她没想到的是,孩子4岁的时候,身体突然出现问题,总会不自觉地颤动,医生诊断为“小儿抽动症”,原因是孩子压力太大,才会“精神疾病躯体化” 。拿到儿子的诊断通知书,她泣不成声: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更重要 。
其实这位妈妈的焦虑,也是万千中国家长的缩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父母的心愿 。而本该无忧无虑度过童年的孩子们,被迫承受着超出能力范围的课业竞争和精神压力 。
抽动症的症状和病因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的儿科专家介绍说,儿童抽动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征是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常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 。
一、症状:
1、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个别的音节、字句吐字不清,重音位置有误或经常口出秽语 。
2、急性单纯性(或一过性)儿童抽动症: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简,不随意的运动抽动,极少数患儿有单纯性发声抽动 。眼、面部常见的抽动表现是频繁地眨眼、翻眼、咬唇、点头、摇头、耸肩等 。少数单纯发声抽动主要表现是反复性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哼声 。
3、慢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多见于15岁前发病,成人较少见 。主要表现是一组或两组肌肉不自主的抽动,无过多变化,但持续时间较长,可终身存在 。
二、病因:
1、精神因素 。如果宝宝被吓到了,或者莫名的情绪激动,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宝宝可能会得少儿抽动症 。
2、体质因素 。如果宝宝比较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那么就容易得少儿抽动症 。
3、家庭因素 。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这些行为也容易导致宝宝抽动症的发生 。
4、其他因素 。突发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脑部的轻微损伤,这些也可成为少儿抽动症的诱因,研究发现,严重感冒也可诱发抽动症 。
小儿抽动症|压力过大可诱发孩子抽动症!孩子出现眨眼、摇头等家长要警惕
文章图片

压力过大容易诱发抽动症
据统计,我国现有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人口数量达到3.6亿,抽动症患病率与发病率分别在5~11‰和1%以上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约共有180万~396万左右患病儿童,每年约有36万名新发病儿童 。这些数字触目惊心!虽然抽动症是由遗传、体质神经、感染免疫、社会环境、心理等多方因素所致 。但如今,心理精神压力在小儿抽动症的诱因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家长们不得不重视 。
因此,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的儿科专家指出:无论是抽动症的治疗,还是预防,舒缓孩子的精神压力,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和教育方式都是很关键的一环 。
其实,除了家庭,学校和环境给孩子们带来的文化焦虑、同辈压力已经够他们受了 。如果家长这个时候不是为孩子减压,反而给他们更多的心里负担,就及有可能引发抽动症、自闭症等儿童行为发育、心理障碍等方面的疾病 。
小儿抽动症|压力过大可诱发孩子抽动症!孩子出现眨眼、摇头等家长要警惕
文章图片

家长要防止这些认识误区
1、不用治疗,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这种 “自愈说”,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但当发病超过2个月,病因也搞不清,也很难自愈 。即使病因去除了,由于机体功能已经失调了,不服药调理也难自愈 。
2、抽动症根本治不好,不能治愈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家长们不要担忧抽动症的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行为,对孩子的精神活动和身体健康并无影响,只要家长懂得怎样去正确地对待孩子,适当进行调理和治疗,孩子的抽动行为就会好转和痊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