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西·格林哈|发达国家为何认为戴口罩防疫不科学?精神医学界应吸取何种教训?( 二 )


翠西·格林哈|发达国家为何认为戴口罩防疫不科学?精神医学界应吸取何种教训?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在躯体疾病的诊疗上,“精准医学”发展如火如荼,有望引领躯体疾病诊疗的一场革命 。
而在精神心理障碍诊疗领域,还停留在“循证医学”阶段,我们尤其要谨慎对待循证医学 。
目前,大部分临床医学学科已在整体上实现了病因学诊断,常见疾病的病因、诊疗、预后都比较明确 。
但精神医学还停留在症状学诊断阶段 。绝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病因不明,症状复杂,被诊断为同一种病症的不同病人之间,具体的症状差别非常大 。这就导致了即使医生遵循了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指南,不同患者的康复情况仍然差距巨大 。
再者,人的精神心理有别于躯体,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具体经历、所形成的病理性记忆和认知模式都不尽相同,他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及人生目标也不相同 。若治疗只从情绪和行为等外显症状入手,无法触及根源,疗效自然也不深入 。
而且,就算情绪和行为等外显症状缓解了,患者还面临着社交、工作、学习、实现人生价值等正常社会功能恢复的问题,这都不是光靠吃药、打针和物理治疗可以解决的 。
所以,精神医学如果要获得突破性发展,一定要加快实现向病因学诊断的转变,这是全世界精神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一定不要过于拘泥于基于症状学诊断和循证医学而获得的诊疗指南,要加强多学科诊疗(MDT)实践,推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精神心理障碍诊疗实践中的落地,更加重视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家庭系统的问题 。
当然,我个人认为,基于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巨大差异,如果要推动“精准医学”在精神医学领域的实现,这有赖于“精准心理学”的突破性进展 。
目前,世界范围内心理学界的理论和技术还停留在人类的外显记忆层面,而我们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实践,已经实现了对内隐记忆层面的病理性记忆进行精准化修复 。
基于病理性记忆和记忆再巩固的科学心理学理论,我们认为,心理学有望进入“精准心理学”时代,从而推动精神医学由“循证医学”阶段向“精准医学”阶段的发展 。
【翠西·格林哈|发达国家为何认为戴口罩防疫不科学?精神医学界应吸取何种教训?】希望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精准化、个性化、高效化、人性化的诊疗时代早日到来,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解决患者及其家庭系统中深层面的根源问题,真正实现“渡过磨难,晴日归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