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做科研做临床能兼顾吗?这位知名胸外科医生的故事是很好答案!
文章图片
太多科研成果在那里落实在工作实践当中 , 这些都深深的感染着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年轻医生 。在美国的这段留学经历使陈海泉成为有心人 , 也让他深刻理解了做临床研究的意义:个人的经验是很有限的 , 大部分经验都来自于前辈和同道 , 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 我们每天在临床当中遇见的那些问题要想办法去通过做研究来解决 , 才能让病人活得更好 , 这也是做研究的真正意义 。当一个好医生 , 更要当一个会做科研的好医生 。
回国之后他选择了深耕难度很大、技术很高端的胸外科 , 希望年轻的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里有所挑战 , 潜心做临床的同时 , 开始将临床当中的遇到的尚待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研究 。
【胸外科|做科研做临床能兼顾吗?这位知名胸外科医生的故事是很好答案!】陈海泉那些举世瞩目的临床研究
严谨的学术态度伴随陈海泉从一名小医生成长为胸外科业界大咖 , 他的那些研究让人印象深刻 , 有丰富的内涵 , 更有很多的创新 。
术中冰冻病理指导亚肺叶切除
术中如何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正常组织 , 延长病人生存期 , 让病人活得更好?这是临床工作中非常现实的问题 , 应引起胸外科医生的重视和深思 。在陈海泉众多的研究当中 , “术中冰冻病理指导亚肺叶切除”是他最引以为傲的研究之一 , 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
这篇文章2016年发表在《JCO》上 , 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术中送病理结果为良性 , 就不需要再进一步给病人做肺叶切除 。如果术中送病理的结果为原位癌和微浸润癌 , 也只需要给患者做个局部切除就可以了 , 不需要继续清扫淋巴结 。这个方法使手术的准确性达到了96% , 对国内外肺癌外科都是个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 , 影响深远 。《JCO》也在同期为陈海泉这篇文章配发了社论:《外科个体化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
这个研究并没有就此结束 , 陈海泉还想继续搞清楚:既然准确率在96% , 那另外4%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错误的患者 , 预后又是怎样的?执著的他带领团队开始收集这部分患者的随访数据进行研究 , 这个问题也有了最终的答案 , 今年10月他刚刚在《Chest》上发表了文章:通过对这4%的人群进行长期随访 , 发现这部分病人尽管在术后又进行了手术治疗 , 但长期预后依然良好 , 术中冰冻病理即使存在诊断误差 , 也并不影响这部分患者的长生存 。
胸外科手术全面微创3.0
纵观外科发展史 , 过去外科医生都是开大刀做手术 , 有了腔镜之后 , 微创的应用就开始变得广泛 。胸外科手术由后外侧切口拿肋骨 , 发展到腔镜打孔做手术 , 四个孔、三个孔、甚至单孔 。
也正因如此 , 病人和家属在手术前经常会问:“能不能只打一个孔?”面对这个反复会被问到的问题 , 陈海泉做了深入的历史回顾和研究 , 提出“不以切口论英雄” , 微创不应该被简单的理解为切口小就叫微创 。2018年他在美国《Ann Surg》上发表了这篇文章 , 提出了“微创3.0”的理念 , 这是陈海泉的一项理论创新 。
这篇文章说到:微创包括切口微创、器官微创、系统微创 。切口小只是微创的一方面 , 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肺组织是手术的核心 , 手术时间的长短也很重要 , 半个小时的手术相对8个小时的手术就会更微创 , 手术时间长 , 麻醉持续的时间就久 , 药量就大 ,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 。特别是针对年纪大的患者 。外科医生的目标是让患者活得长、活得好 , 而不是简单的比这个孔打三公分还是两公分 。
推荐阅读
- 微量元素|不得再做!儿童这类体检检查,被国家紧急叫停!家长们别再上当了
- 尿毒症|首次做血液透析,需要注意哪些?掌握好8个细节,或能事半功倍
- 姑娘|姑娘做减肥手术,第二天后悔了:早知道这样,我宁愿胖着
- 激素|4种可以让人快乐的激素,其实你也可以拥有,做这些事赶走坏情绪
- 衰老|加速女性衰老的原因找到了!熬夜只排第2,第1名很多人正在做
- 肾脏|想要养好肾,并不难,坚持做好这5点,远离肾病,慢慢变好
- 肛裂|“经历非常惨痛”,一名24岁青年的自述:做完痔疮+肛裂手术之后
- 胰腺癌|父亲患癌的最后15个月在痛苦中度过,子女后悔没有早点这样做
- 高血压|高血压不重视,易诱发3种并发症,做好5件事,或能预防并发症
- 黄体破裂|26岁女生肚子剧痛,一查竟是黄体破裂!月经来之前,这3件事不能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