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间|女童误服降压药身亡!医生提醒:家长没做好这4点,错失救命的“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女童误服降压药身亡!医生提醒:家长没做好这4点,错失救命的“黄金时间”
文章图片

-导言-
这两天,葫芦又看到一个让人心痛的热搜:
广东佛山一名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况下,误服了放置在桌面上的降压药 。
但在误服之后,奶奶并未及时将孙女儿送医救治,而是先联系了孩子的母亲 。几经波折之后,孩子才紧急转到当地儿童医院救治,而此时距离孩子服药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 。最终,女童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
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不禁令人唏嘘 。
然而小孩子误服药物的事情,一直都有发生 。《2017年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年约1500名儿童因中毒而死亡,其中80%是因为误服药物,而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家里 。
可能有的人会说:「不会吧,都2020年了,不会还有家长不知道不能让小孩子碰大人的药物吧?」
话虽如此,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有余力时时看管孩子,我们也不能确保所有孩子完全不暴露在危险中,所以,面对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的新闻,我们在揪心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给身边的大人、小孩做好宣传和防护 。
安全无小事,用药无小事,希望因为误服药物而导致伤害的事情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
01
如何预防孩子误服药物?
(1)设置孩子用药知情人:除了ta,谁都不许碰
儿童误服药物分为家长误喂和自己「偷偷尝」两种 。
千万不要小瞧了自己或者家人的伤害力,给大家说个案例,葫芦有个同事,买了很有名的澳洲维生素软糖,和家人讲好了,所有药物,包括维生素之类的都由妈妈亲自喂服 。
但孩子因为特别喜欢吃,就偷偷把这瓶维生素拿给奶奶,维生素上面没有中文,奶奶也看不懂,以为是普通的软糖,孩子一要就给她 。
而这瓶维生素的量又不少,每天少几粒我同事也没发现,等她发现时已经是四五天后了,满满一瓶新买来的维生素,就只剩寥寥五六粒躺在瓶底 。
奶奶很委屈地说:「我又不知道的咯,孩子给我,我就以为是糖 。」,一边埋怨我同事不好好放药,就知道买些看不懂文字的,然后一边还要反过来夸小朋友「囡囡真聪明,这么小就知道骗奶奶了」 。
你看看,家庭矛盾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不是?幸亏仅仅是维生素而已,安全范围很大,不然这就要引发「家庭大战」了 。
对于这种情况,购买了儿童药物或者儿童制剂的保健品、补剂时,一定要保证家中只有一个特定的「掌控全局」的知情人,只有ta可以动用儿童相关的药品、保健品,其他人不允许擅自投喂 。
对于外包装上文字不易识别的药物,一定要用醒目的记号笔写好这个药物的名字或者缩写,或者简单直白写两个字「勿动」,同时交代好其他人,以免孩子被误服、误喂 。
虽然现在很多儿童药物厂商,已经尽量设计让儿童打开困难的包装了,比如普遍要求瓶装药物设计「按压加旋转」的方式来开启的瓶盖 。
设想是好的,认为儿童没有这个能力去打开,但是葫芦就亲眼看到2岁的葫芦娃,用肚子把瓶子顶到墙面上施加压力,然后一点点地转瓶盖,不到一分钟,一个防儿童开启的药瓶就打开了 。
(2)别给孩子制造擅自拿药、用药的机会
在预防孩子误服药品上,不但要提高所有看护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的自觉性,更重要的,也可以说最需要注意的是药品应单独放置、做到儿童不可及 。
北京儿童医院曾经开展一项关于儿童用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药物放在随手可拿的抽屉、床头柜的家庭占30.9%;另外竟然有15.5%的家长将药物随意放置在家中,这都是安全隐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