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被误诊为 2 型糖尿病 5 年,37 岁患者口干、多饮的原因原来是……

37 岁女性,反复口干多饮 5 年
患者女性,37 岁,农民,反复口干、多饮 5 年,再发伴视物模糊 9 天 。5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曾在当地医院测血糖高(具体不详),诊断为「2 型糖尿病」,期间长期使用门冬胰岛素 30 注射液控制血糖,未定期监测血糖 。
9 天前上述症状再发,伴有视物模糊,感乏力 。门诊监测指尖末梢血糖为 25.7 mmol/L,拟「2 型糖尿病」收入科室 。近 5 年来体重下降约 10 斤 。
既往有甲状腺亢进症病史 20 年余,期间不规则服用相关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病程中偶有胸闷、心慌、怕热不适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肾病、消化道出血、哮喘等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
已婚未育,无吸烟及饮酒史等不良嗜好 。
体格检查示体温:36.5℃脉搏:111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40/90 mmHg,身高:161 cm,体重:50 kg,BMI:19.2 kg/m2,甲状腺 I 肿大,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心率 111 次/分,四肢肢端痛温触觉稍减弱 。
遂初步诊断为:2 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辅助检查
2型糖尿病|被误诊为 2 型糖尿病 5 年,37 岁患者口干、多饮的原因原来是……
文章图片


患者的病历特点总结(图源:作者)
2型糖尿病|被误诊为 2 型糖尿病 5 年,37 岁患者口干、多饮的原因原来是……
文章图片


需考虑的鉴别诊断(图源:作者)
最终诊断:成人自身免疫性隐匿性糖尿病「因中文名称较长,临床中通常简称为 LADA」
酮症起病,别漏了 LADA
一、流行病学
此类型糖尿病比例并不低,若以 18 岁为成人年龄截点,则 LADA 患病率为 6.1%,以 30 岁为截点则为 5.9% 。我国 LADA 患病率高于经典 1 型糖尿病 。LADA 在中国的患病率较全球高 。
二、临床特征
LADA 作为一类特殊的自身免疫糖尿病,胰岛功能自然发展过程多呈缓慢进行性减退,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异质性 。
01.成人起病
LADA 的发病年龄从 25 ~ 45 岁不等,发病年龄多在 45 岁左右 。目前国际糖尿病免疫学会对 LADA 诊断年龄的建议为 30 岁以上 。部分患者以酮症起病 。
02.体重情况
与抗体阴性的 2 型糖尿病相比,LADA 患者以非肥胖多见 。但肥胖不作为排除 LADA 的依据 。
特别是初诊患者,若体型正常或偏瘦,胰岛 β 细胞功能差,血糖高,则 LADA 可能性大;但胰岛 β 细胞功能正常、体型超重或肥胖者也不能完全除外该型可能,因此需要进行门诊定期的随访,降低误诊率 。
03.胰岛功能减退
LADA 患者起病时尚保存一定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不需依赖胰岛素治疗,每名患者从发病至出现胰岛素依赖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需要 3~5 年 。
根据空腹 C 肽下降的水平来看,LADA 患者胰岛 β 细胞功能减退比 2 型糖尿病快,但比经典 1 型糖尿病缓慢,LADA 胰岛 β 细胞衰退的速度是 2 型糖尿病的 3 倍 。
04.胰岛素抵抗
LADA 存在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较 2 型糖尿病差,因此 LADA 兼具 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的特点 。
根据 GADA 滴度,可将 LADA 患者分为 LADA - 1 型和 LADA - 2 型,前者体型消瘦,抗体滴度高,后者体型和 2 型糖尿病相似,抗体阳性但滴度低 。国内 LADA - 1 型:LADA - 2 型约为 2:1,抗体滴度越高,胰岛功能衰竭越早 。
05.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中,酮症酸中毒在 LADA 早期发生率低,慢性并发症中, LADA 与 2 型糖尿病有相似的微血管并发症(眼、肾),神经病变在早期并不普遍 。
随着病程延长而增加,大血管病变发病率无明显差异,LADA 在确诊 10 年后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较 2 型糖尿病高 25% 。慢性并发症方面,LADA 也介于 1 型和 2 型糖尿病之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