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脏病|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发布,要点一览!

导语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制定的《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1(后文简称“指南”)正式发布;该指南是在2019版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以进一步帮助临床医师对DKD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早期防治DKD,改善DKD患者的预后 。
新版指南涵盖了DKD的定义、筛查、诊断、分期、评估及防治,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早期筛查;
(2)强调规范化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3)注重新型抗高血糖药物在DKD治疗中的作用;
(4)强调“诊断-分期-评估-防治”的一体化诊疗模式;
(5)制定诊疗流程图,突出临床实用性 。
DKD的定义
DKD 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 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1.73 m2)-1,且持续超过3个月 。
DKD的筛查
筛查的人群和时机
推荐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及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在确诊时就应进行UACR 检测和eGFR评估以早期发现DKD,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 。
筛查的指标
(1)尿白蛋白:推荐采用随机尿测定UACR反映尿白蛋白排泄情况 。
(2)eGFR:推荐≥18岁成人采用酶法检测血肌酐的CKD 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公式计算eGFR 。使用该公式计算的eGFR
DKD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
DKD的诊断
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CKD而做出的临床诊断 。
DKD的临床分期
【糖尿病肾脏病|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发布,要点一览!】《指南》强调,在确诊DKD后,应根据GFR及尿白蛋白水平进一步判断CKD分期,同时评估DKD进展风险及明确复查频率(表1) 。建议DKD的诊断应包括病因、GFR分期和UACR分级 。
表 1
按GFR和UACR分级的CKD进展风险及就诊频率
糖尿病肾脏病|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发布,要点一览!
文章图片


图 2
确诊 DKD的T2DM患者降糖药物选择流程图
那么,合并DKD的T2DM患者胰岛素究竟何时用?怎么用?《指南》中的描述如下:
推荐对所有妊娠期、青少年、儿童DKD患者、T1DM患者和口服药疗效不佳或不能使用口服药物的T2DM患者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
肾功能不全和ESRD时胰岛素降解及排出明显减少,可能导致体内蓄积 。因此,对于采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合并DKD患者优先选用短效或速效剂型,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低血糖;空腹血糖高者,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 。
一般在CKD G3~4期时胰岛素用量减少25%,CKDG5期时需进一步减少50% 。研究显示,在T2DM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当日的胰岛素用量减少25%可有效控制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
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高的DKD患者,指南为何建议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呢?研究显示,空腹血糖对于HbA1c贡献率高达80%2;并且空腹高血糖是导致全天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3 。因此,控制空腹血糖有助于实现患者血糖达标 。国外研究提示,FBG目标设为6.1 mmol/L可实现疗效与风险的平衡;Beyond Ⅲ研究显示,中国T2DM患者最佳空腹血糖目标值为6.1mmol/L,可在提升HbA1c达标率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4 。
基础胰岛素治疗可使空腹血糖达标,餐后血糖随之下降,进而整体血糖正常化5 。《成人2 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指出,甘精胰岛素在人胰岛素的基础上经氨基酸序列修饰,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减少低血糖风险,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基础胰岛素6 。研究显示甘精胰岛素单药治疗5.4天即可实现空腹达标6.17 。目前,新一代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U300已在我国获批上市,且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甘精胰岛素U300拥有独特的的皮下储库微沉淀技术,控糖疗效更持久、更平稳,在有效降糖的同时,低血糖风险也低8,9,并且可每天调整剂量,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