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伊斯特伍德|如果你感到无聊,这里有一篇关于无聊的文章|无聊简史( 二 )


而对于寻求将痛苦降到最低的人来说,他们则会避开许多潜在的、令人不舒服的遭遇,迟迟不做出行动或改变,进而陷入单一和缺乏变化的环境 。
无聊也是环境的产物
人们对无聊有一种归咎于个体的迷思——有一种说法是,只有无聊的人才会感到无聊 。但是,个体的性格差异并不足以解释无聊在不同人身上的反应 。
在韦斯特盖特设计的一项实验中,有些人宁愿电击自己,也不愿单纯地坐在房间里思考 。如果说无聊是行动的一种动力,那么在面对无聊时,人会选择积极或消极的行为,也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在那项实验中,被试者们能够化解无聊的唯一方式,就是电击自己 。
约翰·伊斯特伍德|如果你感到无聊,这里有一篇关于无聊的文章|无聊简史
文章图片


他们发现,在社会生态多样性方面程度较低的州,人们更容易感到无聊 。而这些州有更高的酒精和毒品使用率,以及更高的毒品相关的死亡率 。
“还不能对此做出因果性的解释 。但这暗示着,无聊并不只是个体差异的结果 。特别是在美国,我们社会的主流声音要求你必须坚强,能够承受不良情绪,让你不要屈服于无聊 。”韦斯特盖特说,这种社会期待会让人们意识不到,如果换一个环境,无聊将变得更容易对抗 。
由于现代社会“效率为王”的心态,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 。当我们感到无聊时,就会转向社交媒体、电视或网络等娱乐方式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都是解决无聊的成功良方,但现在也许不是了——我们的时间被填得太满了,以至于我们现在不去考虑哪些才是我们真正喜欢的,真正让我们感到充实的 。
当我们从狂热的活动中抽离出来,如果拥有大段的时间去无所事事,本是一种健康的反应 。“但现在人们常常把无所事事等同于无聊 。对我来说,这是对无聊的根本误解 。”伊斯特伍德说 。
重塑自己的机会
“我不认为无聊会让我们变得有创造力 。我们必须独立地培养和专注于创造性活动,不管我们是否感到无聊 。”滑铁卢大学认知神经科学教授詹姆斯·丹克特(James Danckert)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试图解决无聊的建议清单,但是这些途径都非常个人化,因为它们取决于你个人的兴趣、个性和环境 。
不过,他还是给出了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冷静下来,尽量不要让无聊的状态激起不安和焦躁;心态可以成为对抗无聊的工具,在无聊时刻到来的时候,它会让你对自己少一些评判,少一份恐慌 。
无聊也可以被当作一个了解自己、重塑习惯的机会 。考虑一下你的家庭环境,给自己多一些有创意性的活动选项——即使在不无聊的时候,也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完成它们 。这可能会让你对无聊有所准备 。
约翰·伊斯特伍德|如果你感到无聊,这里有一篇关于无聊的文章|无聊简史
文章图片


范蒂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也发现,追忆往昔可以为一些人提供解闷的解药 。反思你的过去,以及你重视的时刻和人 。“这些记忆会给生活赋予意义感 。这似乎确实解决了那一刻的无聊 。”蒂尔伯格说 。
生活中总是会有无聊的时刻 。眼下,人们可能要学习的,是与它共处,与它打交道,而不是天真地“倡导”或者“回避”无聊 。
————
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