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眼科中心|多学科团队协作,守护孩子们的光明视界

儿童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 儿童眼健康事业的发展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 。低龄儿童眼病以先天发育相关眼病为主 , 疾病变化快 , 加上患儿无法配合医学检查 , 诊断十分困难 , 治疗需要更加精准 。如何加快学科发展 , 建立快捷高效的儿童眼病诊疗平台 , 中山眼科中心小儿眼病综合诊疗团队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
聚焦疑难罕见病 给孩子光明未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山眼科中心|多学科团队协作,守护孩子们的光明视界
文章图片

中山眼科中心|多学科团队协作,守护孩子们的光明视界
文章图片

中山眼科中心|多学科团队协作,守护孩子们的光明视界
文章图片

眼睛是人体最为精细的器官结构 , 相当于两台像素十亿级别的立体成像数码相机 , 浓缩到仅一颗葡萄大小的空间里面 。每分每秒这里都发生着数十亿起微小而重要的生化反应 , 角膜、晶状体、视网膜……它们同心协力精密配合 , 才能把世间万物转化为我们眼中的大千世界 。一旦其中任何一环出了问题 , 都会导致主人远离光明 。
除了近视、结膜炎等常见疾病 , 还有上千种罕见眼病 , 发病率仅数万分之一 , 但一旦中招 , 很难得到及时确诊 , 往往会耽误最佳救治时间窗口 , 导致永久视力损伤 。
抽丝剥茧觅本质 拨开孩子眼前雾
茜茜(化名)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患有“先天性白内障” , 这意味着她需要接受白内障手术 , 摘除“有问题”的自身晶状体 , 换成人工晶状体 。医生说 , 手术后茜茜尽管可以恢复部分视力 , 但也丧失了调节能力 , 变成了“老花眼” 。
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经过仔细检查后告诉茜茜父母 , 孩子患的并不是先天性白内障 , 而是一种更为罕见的眼病——瞳孔纤维血管膜 。这种疾病很容易被误诊 , 而常规晶体摘除术极易造成术源性白内障 , 复发率高 。
经过诊疗团队多次讨论 , 严密的术前准备 , 陈伟蓉教授根据茜茜的眼部情况为她设计了一种新型手术方式 , 在去除茜茜病灶的同时 , 保留了晶状体 。手术获得成功 , 术后茜茜视力恢复正常 , 而且没有变成“老花眼” 。3年过去了 , 茜茜的眼病没有复发 , 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健康成长 。
陈教授团队的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了国际知名医学杂志上 , 未来 , 在全世界范围内 , 会有更多患儿会得益于这一新技术 , 避免被漏诊误诊 , 有机会重见光明 。
而来自福建的患儿贝贝(化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贝贝3月大时家人发现她左眼里面长了白膜 , 到医院就诊 , 考虑“先天性白内障” , 并准备等孩子大一点再做手术摘除白内障 。
然而2周后的一天早上 , 贝贝一直哭闹不止 , 眼睛发红 。接诊的儿童青光眼专家刘杏教授一看 , 意识到这是另一例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 , 由于没有及时处理 , 继发了青光眼 。这类疾病是瞳仁区残留的白色血管膜 ,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并发青光眼 , 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
刘杏教授决定选择手术为贝贝重建瞳仁 , 手术之后贝贝的眼压下降了 , 眼睛不痛了 ,  笑容又回到了贝贝的小脸上 。
多学科会诊优势大 精准攻克疑难杂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