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拿命换钱的中国人,下一个“过劳死”会不会是你?

2020 年的 12月 29 日,一名 98 年出生的拼多多员工猝死在下班的路上 。
一条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一句:「底层人民,哪个不是拿命换钱」,以及紧随而至的删除辟谣否认 。
而这样的意外事件,不是偶然 。
半个月前,一名 43 岁的外送员在送外卖途中猝死 。
一个月前,27 岁某电商公司员工,在年终誓师大会期间猝死,家属称法医鉴定为过劳 。
长期疲劳,熬夜加班,上班猝死……太多类似的新闻不断重复 。死亡阴影下,每个黑着眼圈的职场人,都会在加班的深夜思考一个问题:
【过劳死|拿命换钱的中国人,下一个“过劳死”会不会是你?】「下一个倒在路边的,会是我么?」
科技解放生产力?不,是科技让我们加班

新一代的职场人,以为自己靠着努力拼搏,逃离了老一辈的辛苦劳作,能够坐在办公室里办公,过上舒适的「中产生活」……
但,真的有区别吗?
十年前的流水线上 。
工人从下午 7 点钟工作到第二天早上 7 点,中间只有一顿饭的休息时间,整周无休 。厕所可以上,但流水线不能停,10 个小时只去 2 次厕所是正常情况 。
现如今的互联网大厂里 。
员工过着 996 甚至 007 的生活,一边喝着「福报」、「拼搏」的鸡汤,一边憋着不敢上厕所,毕竟一千人的楼层,只有 8 个坑位 。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不仅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减少,反而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人正在遭遇的健康危机 。
基建、设计、广告、医疗、教育……众多行业都是熬夜加班,超长工时的重灾区 。
根据《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20 年,除去工作和睡觉,中国人每天的休闲时间仅为 2.42 小时,比 2018 年还要少了 25 分钟 。
时间都去哪儿了?工作,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
根据 2019 年 3 月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人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达到 46 小时 。对照《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这十几年间的情况基本没怎么变过 。
而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标准工时是每周 40 个小时;特殊情况下,也得保证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每周的工时不能超过 44 个小时 。
也就是说,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得不「违法」了 。
被加班和奋斗「掏空」的打工人

2020 年有两个词很火:内卷和奋斗* 。
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有青春和健康做资本,觉得「用时间换金钱」是一场非常公平的交易 。
但很少有人会在年轻时注意到,熬夜通宵、24 小时在线、完不成的 KPI……这些不得不遵守的工作模式,正在对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做些什么 。
研究显示,与每周工作 35~40 小时相比,当每周工作超过 55 小时,或者说,每天工作 11 小时,连续 5 天,焦虑和抑郁的几率就会升高 。
世卫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全球研究认为,工作超过一周 55 小时,是导致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足够有害证据」,而它们都是常见的猝死风险因素 。
过劳死|拿命换钱的中国人,下一个“过劳死”会不会是你?
文章图片

一周 55 小时什么概念?比「996」还要少 17 个小时 。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健康问题将会更严重 。
那些每周工作超过 80 小时的人,抑郁的几率是每周工作少于 60 个小时的人的 2.83 倍,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也会持续上升 。
这才是众多「快速发展,硬核突破」的企业的工作强度,也是它们背后看不见的,分摊给员工的真实代价 。
除了猝死,糟糕的工作模式还打破了规律的作息,给了癌症可趁之机 。
早在 2007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把「熬夜倒班」(Night Shift Work)定义为 2A 类致癌因素,也就是「很可能致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