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拼多多又一员工自杀,11天死2人!拿命换钱,是一场骗局?

芒来小姐 | 作者
朴素的树、如欢 | 编辑
拼多多|拼多多又一员工自杀,11天死2人!拿命换钱,是一场骗局?
文章图片


焦虑内卷化 , 怎样影响着我们?
前几天 , 还发生了另一起猝死案件:
《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 , 在跨年夜那天心梗猝死 , 年仅25岁 。
她生前喜欢拍短视频 , 曾吐露自己事业不上不下 , 同期演员都很优秀 , 这让她压力很大 , 患上抑郁症和狂躁症 , 每年花几百万喝酒 。
可她不敢抱怨 , 因为所有人都很努力 。
她害怕被人骂“无病呻吟”“装柔弱”;不敢停下来 , 宁愿酗酒买醉暂忘压力 , 也不敢向妈妈撒娇诉苦 。
拼多多事件后 , DT财经也发布了一个数据: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 , 皮肤问题、抑郁、肠胃问题、睡眠问题、脱发是年轻人最大的困扰 。
拼多多|拼多多又一员工自杀,11天死2人!拿命换钱,是一场骗局?
文章图片


透支身体换钱 , 似乎已成常态 。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当一个企业说“加班是一种福报” , 我们会当作笑话;但当所有企业都这样说 , 我们就会当作信仰 。
这种现象 , 叫做内卷 。年轻人过劳猝死背后 , 是内卷带来的严重焦虑 。
焦虑内卷化 , 是指焦虑情绪已经饱和 , 但无法转化平息 , 或者升华为另一种更高级情感 , 只能积压成堆 , 导致人进入“恐惧-肾上腺素分泌-更加恐惧”的循环 。
用大白话来说 , 就是:别人都不加班 , 我也不加班;别人都加班 , 就我不加班 , 我会害怕丢饭碗 。
焦虑内卷化的最主要成因 , 是白热化竞争带来的社会压力 。
电影《爆裂鼓手》中 , “魔鬼教师”弗莱彻动不动就辱骂学生 , 贬损他们的人格 , 践踏他们的努力 , 把学生们追梦变成一场折磨 。
因为恐惧弗莱彻 , 他们放弃了音乐梦想 。只有安德鲁坚持日夜练鼓 , 即使两手血肉模糊也不停 。最终 , 他成了一名优秀的鼓手 。
安德鲁成功了 , 可他不快乐 , 弗莱彻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 把他从一个文静男孩 , 变得暴躁易怒 。
鼓手行业竞争激烈 , 弗莱彻渴望能教出一个理想的学生 , 为了这个目标 , 他不惜一切代价逼迫安德鲁 。
安德鲁的理想被竞争毁了 , 热爱被压榨干了 , 最后留下来的 , 只有病态的扭曲理念:恐惧和焦虑 。
“不成功 , 我活着就毫无意义;不努力 , 我付出就一无是处 。”
这一幕 , 像极了在职场苦熬的人:
明明7点就下班 , 但所有同事都9点下班 , 你敢不敢走?
明明周末是休息日 , 但所有同事都在加班 , 你敢不敢休?
其实 , 我们之所以能被内卷 , 也是因为恐惧和焦虑 , 对应了我们追求群体认同的需求 。
《黑镜》中 , 渴望“一夜暴富”的女主角 , 活在一个评分制社会 , 分数高者拥有世界 , 分数低者生如蝼蚁 。打分者不是某个人 , 而是身边所有人 。
为了得到五星好评 , 女主角奉承讨厌的闺蜜 , 结果弄巧成拙 , 惹怒了闺蜜 , 被所有人打了1分 。
女主角被送进监狱 。在这里 , 分数失去了价值 , 所有人平起平坐 , 内心逐渐平静的女主角 , 这才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情:做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