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重磅研究:3个月生存期延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揭秘早期干预的意义

在全球肿瘤发病和死亡的排行榜上,消化道肿瘤多年来位居前列,目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主要包含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和胰腺癌 。据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达457万例,其中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食管癌32万,已经接近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一 。
2021年新年伊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沈琳教授团队联合康复科唐丽丽教授团队、营养科方玉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研究,正式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32.956) 。该研究旨在探索早期营养及心理干预联合一线标准治疗对晚期食管胃癌患者的生存获益,其中沈琳教授与唐丽丽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鲁智豪教授、方玉教授、刘畅博士和张小田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DOI: 10.1200/JCO.20.01254) 。
1月28日,在健康界精心推出的“期刊悦读会”栏目中,首期特别邀请到了该研究的作者唐丽丽教授、张小田教授、方玉教授以及鲁智豪教授做客健康界直播间,对这项研究展开深入解读,在线探讨论文精华内容,分享研究心得 。本次直播引发了众多医学同道的关注,直播观看人次已接近3万 。
鲁智豪教授:着眼晚期食管胃癌原发症状与继发不良反应,建立早期姑息干预MDT平台
据了解,全球每年有超过160万患者诊断为食管癌或胃癌 。我国更是食管胃癌的高发国家,且有50%以上的患者初诊分期即达到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时机,临床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0~12个月 。
“上消化道肿瘤一旦出现占位,本身会造成消化道梗阻,从而影响患者食欲,出现恶心、吐血等症状,也就影响了营养的吸收”,鲁智豪教授表示,从临床统计上可知,有接近80%甚至更高的患者会因此出现营养吸收的问题,而这同时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重磅研究:3个月生存期延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揭秘早期干预的意义
文章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重磅研究:3个月生存期延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揭秘早期干预的意义】方玉教授分析早期营养支持的意义
方玉教授在直播中特别澄清了一个肿瘤患者常见的误区——“营养太好,肿瘤也会长得快”,方玉教授解释道,“研究发现,患者的营养到位,并不代表肿瘤也会随之发展,反而体重越稳定,营养越好,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也会越长,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
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方玉教授表示,这其中存在了很多未知的机制,特别是细胞机制层面需要更多的探索 。
本研究排除了一些混杂因素发现这种包括营养、心理和抗肿瘤等支持治疗是综合影响患者最终的结局 。方玉教授分析,在对照组的患者可能是缺少规范的全程营养管理而产生的差异 。而在研究组中,营养科专家会考虑患者的既往病史,明确患者饮食的摄入量和目标量摄入量的差距,分析到底是缺少蛋白、能量还是维生素,通过15分钟左右为患者进行营养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有的肿瘤患者体重严重下降时才考虑就诊营养科,但是这种错过早期营养干预,后期往往也无力改善 。”对于这样的情形,方玉教授深表遗憾,并且通过临床上的实际病例再次强调了早期营养干预的重要性,指出营养干预也是根据指南的规范来进行,同时也一些细节指出还需完善 。
张小田教授:在实现早期、全程、整合过程中体现精准,以研究结果影响健康服务者决策
经过前面三位专家不同角度的分享,张小田教授指出,“早期”、“全程”与“整合”的关键词都已经被提到,这已经非常完美地概括了临床研究的特点 。对此,张小田教授特别补充了“精准”的概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