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人体正常体温37度已成历史是真的吗?体温普遍降低意味着什么?( 三 )

假设一下,测量1万个人的基础体温,如果1千人患有慢性或急性的感染,这些人的体温就可能高于常人,也就会拉高这1万人的体温平均值,得出的数据值有可能高于感染人数不那么多的现代人 。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当年德国人Wunderlich在1851年测量体温的结论本身就是不可靠的 。因为我们现在无从知晓当年他是如何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收集这样大量的数据,并且进行计算分析的 。体温当时是怎么测的,是测的腋下温度,还是其他部位的体温,又是如何排除干扰因素,比如不同部位的体温不同,早晚体温也会不同,四季的体温也会不同,女性在排卵期体温也与平时不同 。要做到排除这些种种干扰因素得出人群的健康平均体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1851年技术手段很落后,现代统计概念还不存在的时代 。再者,现代社会用的体温计跟19世纪用的体温计比起来,精确度高了不少,读取温度也稳定很多 。这也可能是一个原因 。
但另一方面,斯坦福大学的这个研究也发现1970年代到现在人们的平均体温也有所下降,这从支持了从19世纪到现代,人体体温持续缓慢下降这个结论 。而且研究发现,1851年代的数据显示了基础平均体温在不同年龄、不同身高体重都有合理的差异,提示这个体温的数据并非随意编写的,而的确是实际测量的结果 。
所以,到底为何人类的体温会缓慢下降,原因可能很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到底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但有一点还是很确定的,发热还是发热 。虽然每一个人的正常体温都会不同,但如果体温超过你自己的平日正常体温范围,那就是发热,必要时就需要就医 。
本文编辑:dorili
点击腾讯新闻APP搜索框,查看【较真榜】,每日最热辟谣科普一网打尽 。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