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胡建莉:疲乏是癌症患者最不可忽视的主观感受( 二 )


(1)虚弱感或四肢乏力;
(2)注意力不集中;
(3)缺乏激情、情绪低落、精力不足;
(4)失眠或嗜睡;
(5)经过睡眠后感到精力未能恢复;
(6)活动困难;
(7)出现悲伤、易激惹、受挫感等情绪反应;
(8)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
(9)短期记忆减退;
(10)活动后经过休息,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 。
胡教授指出,在ICD-10诊断的基础上,往往需要参考量表来协助诊断,判断患者疲乏的程度和影响的维度 。国外目前对该领域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已有很多成熟的量表用以癌症相关性疲乏的评估,我国学者已借鉴了很多国外的测评工具,近年来逐步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疲劳评价量表,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
目前用于癌症相关性疲乏评估的量表主要分成两类:单维度量表和多维度量表 。单维度量表主要用于测量癌症相关性疲乏的程度,这些量表可操作性强,较为准确,可量化反映不同时间患者的疲劳程度,有利于疲乏程度变化的检测及评估药物的疗效 。由于疲劳本身就是多维度的主观体验,所以更适宜使用多维度量表 。它既可以评估疲乏的持续时间、程度、性质,还可以评估疲乏对认知、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胡教授指出,很多量表因涉及的方面较多,导致问题较多,答卷时间较长,可能会引起患者情绪的波动,从而影响评估效果 。
在选择量表时,需要考虑量表的维度、适用人群和患者的完成率 。单维度量表仅能测量疲乏的严重程度,而多维度量表在评估维度方面更有优势 。由于患者所处的癌症阶段、疲乏程度、认知功能不同,量表的完成情况也不尽相同 。
微信公众号“复元驿站”作为国内首个肿瘤患者疲乏管理平台,可以系统评测、记录患者的疲乏状态,医生也能随时查看绑定患者的评测情况 。方便医生管理患者的同时,提供自我学习和评测/用药提醒等模块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管理 。
重视疲乏是全方位照护的具体体现
胡教授指出,疲乏不像癌痛、贫血等存在可参考的国内指南或共识,并形成规范化的诊疗模式 。目前,运动干预对控制疲乏的效果有充分的证据 。近年来,许多临床试验评价了运动对疲乏的作用 。建议癌症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保持运动,如早期患者每周4天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活动 。运动形式包括患者居家自行运动和在专业人员引导下的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瑜伽等 。其次,疲乏的心理治疗可采取多种联合方式,如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力量,解答患者的疑问,重建认知力和放松意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改善疲乏 。心理疗法还可通过改善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睡眠,进而减轻疲乏症状 。
谈到未来,胡教授告诉采访人员,我们应该加大对疲乏的关注力度,加强从基础实验向临床应用过渡的转化性研究,开展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不仅对抗疲乏患者躯体的疲惫感,更在社会、精神、心理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疲乏是肿瘤患者的普遍症状,应收集国内数据,发布针对中国肿瘤患者人群的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指南 。借鉴国外诊疗经验的同时,还应发扬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的优势 。应开展培训项目以确保医务人员具备评估和管理疲乏的知识和技能 。在临床工作中,结合遇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运用指南,由多学科小组完成疲乏的治疗和管理,根据患者的需要个体化制定干预措施,必要时考虑转诊给相应的专家或支持治疗机构,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
专家简介:
胡建莉,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