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二手奢侈品平台火了,为何私域流量玩家也乐了?

投稿|二手奢侈品平台火了,为何私域流量玩家也乐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懂懂笔记
刚加完班的圆圆背着Gucci的那款老花包,在公司门口等着电梯 。刚巧上个月新来的实习生也下班了,一模一样的包包格外扎眼,不由得吸引了她的目光 。 
果然,奢侈品包包就是职场社交的敲门砖,两个人很快热络地聊了起来 。年轻女性,谁没个包包?就像是初高中生如果没有一双名牌球鞋,就宛如丧失了优先择友权 。
为什么二手奢侈品火了?时间回到几年前,至少对于大部分年轻人而言,“奢侈品”这一词汇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但随着市场和需求的不断发展,奢侈品正以“二手”的变通方式上演着“抢滩登陆” 。 
“二奢”这个存在已久的小众行业,近一年多来已经进入了井喷式的增长期 。在6月份贝恩咨询发布的2021年个人奢侈品消费报告中显示,2021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将在2800至2950亿欧元之间,这也让二手奢侈品市场充满了想象力 。
于是乎,国内“二奢”市场开始涌入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不过其中的一些新热点或许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
赴美留学后归国的Anna是个典型的年轻买家,23岁的她家境优越,每年都会买1~2个大牌包包 。按道理她并不算是“二奢”典型的受众,但她却表示,“同样是奢侈品大牌,价格却只有原价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1个换2个多划算 。某些限量款还会有投资潜力,比起专柜里摆放的新品,二手货对我更有吸引力 。”
去年4月因疫情回国后,Anna就成了“二奢”的忠实买家,从最初在朋友间或者咸鱼上购买,到现在去周边城市的线下店(加了不少中古店老板的微信)不停淘货,说起购买二奢的经验,Anna可谓头头是道 。 
广告人圆圆也是“二奢”的忠实顾客,身处广告行业,手边大牌包包的“出镜率”总是很高 。“不管是客户还是同事,总会换着花样背着LV、Gucci或是Chanel,必须要跟上呀,”圆圆说起这个话题情绪莫名的复杂 。
“上学的时候背几百块的Nike,CK也从没觉得有问题,但工作后确实需要一只LV来获得身份与实力的认同 。没有一个大牌包包,总显得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动辄上万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并非人人都是‘大户’偶然间了解到一些同事的大牌包其实是二手的,几千块钱能满足小小的梦想” 。圆圆被同事带着加入二奢阵营,购买了人生第一只大牌包包 。
“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同事、朋友,推荐过来的卖家也都是认识的,肯定不会买到假货,”由于银两不足,她只能通过二手奢侈品代购来“调整”自己的身份属性 。个人喜好、增值、身份认同、归属感,或是所谓的故事与情怀,每个二手奢侈品包都有它背后的故事 。
为此,很多二手奢侈品店的店主想要突出产品力,也都会采用同一套话术——“买二手买的不仅是性价比,还买了背后的故事” 。
或许,这句话不仅是商家的营销话术 。需求带动市场,这已经是大家普遍接受的一种消费理念——为物质背后的文化买单 。在悦人悦己的需求下,在鄙视山寨和高仿的氛围下,有限的资金和无限的需求搭建起了“二奢”的热潮……
谁在卖二手奢侈品?“干这行的,谁没收过几只假包?”张婷笑着说道 。现在有多轻描淡写,几年前被骗的时候就有多愤愤不平 。

推荐阅读